文/微风不老
不忘初心,放得始终。-1-
翻以前的资料,想找一篇论文,却无意中发现文档里竟然还存着“财经资讯”和“股市风云”这两个文件夹。打开里面的稿件,日期还是2010年的。
一瞬间,突然有种恍惚。仿佛自己还是那个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搜罗各种财经新闻资讯、盘点着每天股市行情的大四实习生。不曾想,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一个不经意,就已经相隔了6年的光阴。
从2010年9月8日,到2016年9月8日,整整6年的时间,2000多个日夜。从22岁的初出茅庐,到28岁的独挡一面,我的职业生涯只做过一份工作,也只走过一条路。或许单调,或许乏味,但我始终相信,走好这条路,同样能收获沿途的许多风景。
-2-
从小我就坚信,这辈子是要以文字为生的。但以文字为生的形式有许多种,纯粹当个作家容易活在乌托邦里不食人间烟火,最接地气最能感受人间疾苦的莫过于新闻记者了,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职业。
2010年9月8日,那时候才开学一周,我就以大四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本地电视台一档财经栏目。最初负责的就是“财经资讯”和“股市风云”,这两个板块。搜罗每天的财经热点,盘点当天的股市行情,再配于图片、播音,用非编系统编辑成视频。这一干就是近一年,在这看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工作里,我也曾迷茫、曾质疑,是否跟做新闻记者的理想背道而驰?
坦白地说,当时有不少更好的机会。可以选择去国企做领导助理,还有一家省级媒体抛出了橄榄枝,甚至有一位集画家、作家、评论家于一身的前辈看了我写的书之后热情邀请我去他新开办的杂志社。
但是权衡再三,我还是选择了坚守。有这么一句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人,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就是沉淀。虽然不反对那种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身边也有许多同学一再跳槽,但最起码要清楚自己适合走哪条路,并且问问自己愿意往这条路上走多久?
-3-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尤其是竞争激烈犹如大浪淘沙的电视节目。2011年6月1日,我所在的栏目全新改版,更换了频道、时间段、节目形态,就连受众群体也随之改变。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生养的孩子,突然说要送人了,然后再让你十月怀胎重新培育。这对当时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于是许多人选择了离开。
当时的我,也不是没有动摇过,最终选择留守,不外乎是因为,一来自己喜爱这个职业,二来不愿在团队分崩离析之时撂摊子走人,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的高尚多么的伟大,而是我留恋这个集体曾经给我的温暖,它曾让我感受过电视人的激情与魄力。
选择留下来之后,我也正式毕业了,成了一个广电新兵,也是新栏目的开荒牛之一。不再重复以前单调的工作,而是真正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冲锋在一线,每天从选题材,到联系采访对象,走访市场,再到写成稿件,乐此不彼,干劲十足。
没想到,三年之后,节目又一次走到了改版的十字路口。2014年4月1日,愚人节当天,做了4年的财经栏目寿终正寝,等待我的又是全新的深度报道领域。记得当时栏目的告别纪录片还是我主笔撰写的,写得一气呵成,因为倾注了太多的感情,这不仅是对一个节目的告别,更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次洗礼。
到如今,不知不觉又已经在深度报道节目中埋头苦干了两年。在从业的这6年里,跨越三大栏目,历经两次转型,而自己一直从未离开,毫不夸张地说已是“三朝元老”。
6年来,我跟着同一位领导并肩作战,在同一个办公室里,迎来了一批批新人,也送走了一批批老人。每一次节目的脱胎换骨,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与历练。每一次纠结着离开,内心都会难以割舍,就像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尤其是在媒体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确实需要坚守,这份坚守不仅是一种职业操守,更是一种情怀。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4-
如果有人问我:从业6年,这个职业到底带来了什么?有哪些值得你去坚守?我想这么回答。
一、平台与资源的优势,可以提升你的视野与高度
从2010年到2014年,做了4年的财经栏目,日常所接触的都是财经类的新闻题材,采访对象必然也是财经方面的。大到国家顶层式的宏观政策,小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只要与经济挂钩的,都是我所接触的范围。
因为节目的定位,与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自然会对自己的视野产生影响。比如,过去到菜市场买个菜,可能就纯粹是买个菜那么简单,但在这行做久了,或许还会关心一下价格有没有起伏,市场供求关系是否平衡,推升CPI的因素是否有波动等等。
尤其是这两年做多了深度报道之后,更让我学会了从不同的纬度去考虑问题。可能过去的落脚点,只是新闻事件本身,但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更全面更深层次的问题。
以前读《中国新闻史》,看邵飘萍、黄远生这些名记,内心会有一种仰慕之情。等到自己真正从事了这个行业,并且深耕之后才发现,做记者何止需要“四能”,简直需要“全能”啊!当然,这个“全能”不仅是对你自己能力的一种要求,也是这个职业给你带来的馈赠。
二、有效的人脉圈,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过去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后来形势所迫要求记者“博学多才”,到如今的社会现实里,我觉得记者更需要资源和人脉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我的同事们常常惊叹于我的工作效率,也会羡慕我在资源和人脉上的积累。但其实,没有谁天生就拥有一副王牌,一切不过都是这么多年一点一滴的积累罢了。
著名的“六人法则”说:“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从业这么多年可谓是对此深有体会。比如,每当我拿到一个新的题材,相关的讯息在脑子里过一遍,基本就可以确定要怎么去做,要找什么人。尤其是有时候遇到有难度或者很敏感的题材,你更需要找对人。
而究竟怎么才能找对人呢?这就得发挥你的资源与人脉优势了。如果你需要的采访对象恰巧在你的圈子里那就再好不过了,记得当年有一次做“国产奶粉如何重塑品牌”的专题,当时刚好有一位很牛逼的专家来梅州,而我恰巧与这位专家交情不错,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请他出马了。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找的人并不在自己的圈子里,怎么办呢?用一位营销专家的话来说:有关系就用关系,没有关系就努力找关系。确定你要找的对象,然后去找最靠近这位对象的人帮忙牵线搭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标。
现在很流行说,远离无效的社交。对于我们来说,更需要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既不能乱用资源,又不能不用资源。每当看到一些同事,为了一个题材,找不到突破口,绕了一个大圈还是做无用功,心里就会感慨一番。但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去历练与积累,才能成长与蜕变。
三、丰富的社会阅历,能够滋养你的人生
从业6年,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印尼,当时是给一位华侨拍摄诞辰100周年纪录片。那个华侨从梅州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生下10个子女,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整个家族已成了印尼的名门望族。远赴印尼拍摄的这一周,也让我见识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华侨身居海外却心系故乡,一直传承者客家传统文化的拳拳赤子之心。
接过最“难搞”的任务,恐怕就是给国民老公王思聪家的万达(梅州这边的)拍专题片了。当时的要求是,既不能像硬广告一般,又要有文化内涵,给我的策划书更是像武侠片。为此,可谓是耗费了诸多心血,从选题立意到拍摄采访,再到后期制作几经修改,更是破了我一上午写四篇专题的记录,连“筑巢引凤”、“有凤来仪”之类的典故都用上去了。最终顺利播出的时候,真是感觉一口老血快喷出来了。但后来回过头去看,正是这么严苛的要求,才逼着我不断去突破。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有所进步,直至交出满意的答卷。
虽然说,比起那些做民生新闻的同事,每天要面对鸡毛蒜皮的纠纷,时常感受人间疾苦,甚至有时候遇到野蛮的民众,还会受到各种不理解。我这6年的从业经历,看起来好像挺顺风顺水的,但至少这些生活阅历滋养了我的人生,甚至很多年以后,我还可以给我的孩子讲当年采访遇到过的那些趣事,就算不够惊心动魄,也至少丰富多彩吧。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时光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以前总觉得这些描写时光更迭的句子太矫情了,如今却觉得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心坎里。
从业6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耕作者,在新闻这片土地上一直默默无闻地耕种着。虽然这一路上,有过彷徨,有过犹豫,有过纠结,但庆幸的是没有迷失内心,还用当初的热情一直坚守着。
有句话说,在一个行业没有待上5年,你都不好意思说你已经入门了。职业生涯即将迈入第7个年头,我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入门了。但我知道,一切才刚刚开始,长路漫漫,还要上下求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不过是比别人更懂得坚守的意义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