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看哲学书也就近两年的事,把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算进哲学,也就三四年的事。但是若说最早看过的哲学原著,居然就是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时是怎么想到要看他的书呢,大概是被人说了都不读书,连这个都不知道,所以就觉得自己要读点书,就去买了这本书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3744/cd43523364401aa8.jpg)
不过那个时候我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读书的,而且也觉得这些书有啥用啊,不如去读点专业的书考个职称然后工作上更上一层楼。那个时候的我不过是月薪三四千的小白领(15年前吧),每天也进行着储蓄的目标,后来又是家里一件事一件事地出着,有好事有坏事,坏事比如奶奶瘫痪加痴呆了,好事比如家里要动迁了,于是就是忙着照顾和赚钱。
后来吧真的因为职称的提升吧,又或者是机遇还是给努力的人,总之工作上是不断的升职升职,变成了中层管理人员吧,那种三倍人家工资的那种人群,虽然很有梦想成为金领,是别人十倍工资的那种,但是基础太低也就不太指望了。人没有梦想了就会看思想的书,还是人到了中年就会想看思想的书。
若说遇见磨难就会看思想的书,我觉得不见得。我也算是经历过不少苦难之事,但是那个时候只会想到只要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脑袋,一定可以改变命运的,虽然会有一点悲伤的情绪,但是事后一定是斗志更加充足,对于梦想之类的更是崇拜。而且我还一步步看着自己进步然后逐渐摆脱自己以前的命运,走上了不需要被人同情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想要看思想的书,要么是天性使然,就是得有点天分。要么是时间和经历两者,如同大部分的人,需要10年20年的积累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当然大部分的人工作了20年30年还是过着很普通的生活。因为能够经过时间和经历两者想到看思想类书的人,也并非很多。如同工作中能够取得成就的也只能是少数人。这大概是因为人的社会形态所决定吧,不知道未来可不可以实现人人都是超人,但现在显然没有。
说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么,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诗歌般的文字,我想到了美声唱法里的人在那里歌唱,也会想到有一个超人站在高高的地方看着人间。不知道尼采的超人到底长啥样,大概现在的人都会想起那个内裤外穿的超人,我也不知不觉想起这本书就想起这个形象,也忘记当初是啥印象了,应该记个日记的还能回忆一下。
我后来自然也会关注尼采,大概评价最多的是他疯了。我那时的想法是还是要少看,否则会被影响的,后来就没有再想到去找本原著看。后来说南怀谨的书有人看了想出家了,我也当时去买了(因为某些原因想多了解佛法方面的),然后发现自己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然后看书的念头就强大起来了,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会轻易被影响的人。
时至今日,更多的关于尼采我也了解了,当然还不够多。但是我已经可以理解当时那个描述,尼采看见一匹拉车的老马被马夫抽打,尼采抱着马痛哭然后疯了。
我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理解的过程,但是有那么一点点理解命运吧,命运的无法改变和人如何用强大的意志改变不变的命运。不过后来的故事也知道了,有个人受到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魔力,成为人间的恶魔了。可能尼采是希望有这样一个超人,带领人类走出无尽苦难的命运吧!
最后就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送给受到命运磨难的人们:
“你伟大的天体啊,你这深邃的幸福眼睛,如果没有你所照耀的人们,你有什么幸福可言哩!
当你已经睡醒、走来、赠予、颁发,而他们仍留在卧室里:你那高傲的知耻之心会怎样愤怒哩!
好吧!他们还在睡着,这些高人,而我已睡醒:他们不是我的真正的同道!我在这里山中等待的,不是他们。
我想去干我的工作,走向我的白天:可是他们不知道我的早晨的预兆是什么,我的脚步声——不是唤醒他们的起身号。
他们还在我的山洞里睡觉,他们的梦还在吟味我的大醉之歌。他们身体里还缺少聆听我说话的耳朵——听从的耳朵。”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3744/d13b5d3f9f3dcb48.jpg)
简书日更,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