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作画,神似优于形似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22-03-17 14:40 被阅读0次

文/乔平

有人问我:写诗,是写自己看见的东西好,还是写想象出来的东西好?怎么说呢,应该是二者的结合最好吧,所谓“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我手写我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来看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一共十个字,写出了这样一个意思:太阳渐渐地靠近连绵起伏的大山,又一点点地沉没到大山的背后。一条黄河咆哮而来,又向着远方的大海滚滚奔流。

你就看吧,上边有日,下边有河,远处有海,近处有山,从天到地,从东到西,都被写进来了,这是一个何等壮阔的画面啊!

可能你会说,这不是全仗着鹳雀楼位置好吗?王之涣登楼一看,信手拈来,就写下这么一联诗。

才不是呢,我说这幅画卷肯定不是看出来的,他肯定是想出来的。

因为站在山西,你眼睛再好,也是不可能看见大海的。而且,在古代鹳雀楼的位置上,别说看不到海,就连黄河东流也是看不到的,因为黄河是一个“几”字形,而永济在“几”字形大拐弯右边,站在鹳雀楼看到的黄河是从北往南流的。

其实,何止是看不到“黄河入海流”,站在黄鹤楼上,他连“白日依山尽”也看不到。

因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山是中条山,而中条山并不在鹳雀楼的西边,而是在鹳雀楼的东南方向,也就是说,夕阳西下的时候,王之涣是看不到“白日依山尽”的。

你是不是突然觉得王之涣这首诗是胡诌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他能诌出这么好的诗,而你就不能呢?

因为王之涣是个慷慨有大略的人,他的内心非常豪迈。我们可以想象:

当他登上鹳雀楼,极目远眺,眼睛里看到的是高山耸立,大河奔流,而心里升腾起来的是一幅比这更大的画面。

这个画面铺天盖地,把从东到西、从山到海的千里江山全都容纳了进去,这就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既是实写,也是虚构,而且虽然有虚构的成分,但是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真实,这就是中国文字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了。

其实,无论是诗词,还是绘画,都是神似比形似很重要,只要神韵到了,气势到了,我们就相信它是真的,这就是创作的艺术,艺术的真实。

相关文章

  • 写诗作画,神似优于形似

    文/乔平 有人问我:写诗,是写自己看见的东西好,还是写想象出来的东西好?怎么说呢,应该是二者的结合最好吧,所谓“所...

  • 4夺影帝的富大龙出演张作霖会怎么样?

    富大龙,当然可以出演张作霖,但是,效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真正的表演,讲究形似和神似,形似易,神似难。 我们先来看...

  • 富大龙出演张作霖怎么样?

    富大龙当然可以出演张作霖,但是,效果如何,就不好说了。 真正的表演,讲究形似和神似,形似易,神似难。 我们先来看看...

  • 紫晶学画081-玫瑰

    临摹水彩 作画前我分析了光源方问,猜测画家用色时是怎么想的,分析越多,下笔越有方向感,避免盲目画,形似而非神似。先...

  • 形似神似,你可有做到?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特征、状态,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然而,并非所有的描写都能产...

  • 绘画的形似与神似

    图文/刘 潮 绘画的形似与神似 #艺术随笔 绘画是视觉的艺术,之所以称为艺术,那必然是要对可见之物有所启示或者揭示...

  • 神似花中蜜,形似蝶穿花。 天音犹绕耳,没入此山间。

  • 【D9】形似与神似

    真的有那么多“奋不顾身的爱情吗?”,如果没有爱情,生活就不能继续吗? 很多时候,每当失去爱情时,在痛苦中总...

  • 不似之似

    中国画中的不似之似。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有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之意”。 “乃神似,非形似也”。 “妙在...

  • 古栎画画

    古栎画画 (2018.07.26) 像模像样画家, 一招一式画画。 装模作样大师, 形似神似大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诗作画,神似优于形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vv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