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读《关雎》,我观多数发而为文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也就是你如此我也如此。这不是不可以,但至少在我个人看来,不是一个好现象。所以,斗胆提个建议。只是建议,并非定法。
窃以为无论读什么,先找准自己的位置,读《关雎》亦是如此。也就是我自己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则往什么方向去努力,至于他人之说,终究是他人之说,甚至于所得是否完全学术性的准确或广为人认同,倒是其次。
譬如我自己乱读书,但我日常最多之事,乃是写。则我的位置在写,如何读《关雎》而启发我之写,于我而言,是件颇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便如此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情无所起,乃借雎鸠兴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笔定。)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雎鸠在洲,荇菜在河。写雎鸠,便是君子淑女,写荇菜,便是好逑之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君子之好!明明在写君子,句中偏偏是淑女,可见好逑不假。)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君子之思。)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君子思状。)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求无所起,乃借采荇菜起之。思之不得,则出好逑之法,理所当然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君子之求!明明在写君子,句中偏偏是淑女,可见好逑不假。)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再接一笔,采荇菜之法,不止一端,君子之求,亦因之而变。)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君子之求!明明在写君子,句中偏偏是淑女,可见好逑不假。)
以上,君子好逑,是其主。一切求法,主之辅也。明明在写君子,句中偏偏是淑女。君子之心,在淑女也。可见好逑不假,好逑如此,则君子淑女,难分难离也。凡写一情,必触一物,事未必有,然情传矣。君子之好、君子之思,君子思状,君子之求,人之本欲,民之绵延也。人其本也。人其本,自然《诗》三百之首。
如此,我便只看其行文,以启发我之行文。必有所得。一切法,无论何法,以读书之人为主,若以他人为主,无论如何,算是白读。三千年来,读《关雎》之人,何止千万,所作著述见解,何止千万,欲从他人之见而得己意,怕是非得砸了手机苦读数年不可。
世事难料,并非前人说尽,自己便束手无策。以上不就是有策可循么?譬如《关雎》明明写的是君子之事,所思所行都是君子的角度,但你看他词句之中,除了首句,何曾出现过“君子”二字?满篇都是“窈窕淑女”四字。不正是笔无处不在地表现“君子好逑”四字么?不正是无处不在的表现君子所好之纯之深之热烈之刻骨铭心么?你爱上一个人,虽然思念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你同人谈话的内容你脑海中所想的,不就是你爱的人的名字和身影么?《关雎》行文,时刻不忘了自己所要表达之主题,而且表达的那么高明深刻合理。那么我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是否可以借鉴这种以另一个角度不动声色地表现自我角度或者全部角度的意象的方法呢?
我想是可以的。
所以,多做思考,不是坏事。但思考之前,先找准自己的位置,观之者《关雎》,得之者自己,方是读书。
网友评论
高见!
总之,个人意志行为,除受法律约束之外,不受任何人控制。不能因一个人有评委头衔而打赏某人的个人行为,来判定这是集体行为或规定。
如果你确实需要打赏,我可以打赏给你,以我个人的行为。但问题是,你似乎一个字都没写呀。
我们应该搞清楚问题。
第一,某位作者删除你的评论,总归是你俩的事情。没有人撺掇授意他删除评论,删评论是这个软件本身具有的功能。我虽然不赞成删除评论,但我也无权干涉人家不删除评论。总之问题是你们的,你可以跟他正常沟通。如果你觉得他确实侵犯了你的人权和尊严,你可以去人民法院起诉他,只要你能成功。
读《诗经》只要求大家去读,至于别人怎么读,不干涉,读的好不好,也不干涉。
第二,任何打赏都是个人行为,人家愿意打赏,那是人家的事情。我不能干涉也不会抱怨更加不回去索要。
再说,打赏不打赏,跟删除评论是另外一回事。
本次最终的官方打赏,那也是最终名次评定的共同行为,为期尚早,不要混为一谈。
第三,如何判定文章,每个人心中都有标准。你判定别人拼凑抄袭,未必别人就不那样判定。但无论判定出好坏,都应该是去找本人沟通,而不是到处抱怨这事怎么了。就像你知道一个人犯了一个错误,你就啥事都不干了,到处找人说,这个人犯错误了这个人犯错误了。那你觉得这种行为好么?
第四,多读书。关心自己的问题,别人如何,那是别人的事情。
将《关睢》一文分析得透彻入理!
领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