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行动学习每日反思行动学习
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反思20170404】

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反思20170404】

作者: a85ff6c085f3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22:59 被阅读447次

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

因为种种机缘,我有幸加入了百年基业,也因此接触到了行动学习理论。经过几周的了解,我发现行动学习是一套非常有趣、有用而且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小组团结协作,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实现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成长。

1.什么是行动学习?

行动学习理论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它十分博大,我很难用简单的语言讲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如果非要给出一句话的定义,那么我会引用这句话——行动学习是一组人共同解决真实的问题,并从中学习的过程

行动学习有几个非常独特的特点:

1.1小组学习

行动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4-8人小组的共同学习。小组成员来自同一个组织的不同岗位,甚至可以来自组织之外。小组成员的多样化有助于带来更丰富的视角,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1.2解决实际问题

行动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真实且重要的问题。行动学习小组可以共同探讨一个困扰组织发展的问题,也可以协作解决不同成员带来的多个问题。

1.3提问与反思

行动学习十分重视提问的力量,提问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找到全新的视角,并促进反思,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行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被鼓励提出问题,而且每个人都只能针对问题做陈述。

行动学习要求提问和陈述达到一定的平衡。提问可以促进思考,可以让大家更加团结;陈述是对提问的回应,而过多表达个人观点的陈述则容易导致分裂。

1.4必须有行动

在行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会对问题进行重构,制定目标,并讨论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1.5在行动的过程中学习

学习和解决问题同等重要。通过解决问题,小组成员不但能获得解决工作中问题的知识,还能提升质疑、反思、倾听、同理心、表达等重要技能。

1.6教练的角色

教练是行动学习不可或缺的角色。教练不直接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他的主要责任是确保小组成员理解行动学习的流程和规则,并确保这些规则和流程被正确执行,他也会关注每个成员的学习和成长。

小结

行动学习目前通常应用于大型企业,用以解决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升员工的领导力。但行动学习并不仅限于在企业中应用,各类团体、组织,都可以引用行动学习的理念,通过团队激发的方式,解决问题,发展人才。另外,行动学习的魅力在于实践,如果不是亲自参与其中,很难感受到它的神奇力量。

2.行动学习与其他学习和培训方式的区别

行动学习和传统的培训一样,都可以提升个体能力,解决组织的问题。但行动学习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等方面,与传统培训十分不同。

2.1求诸人vs.求诸己

有人说,学习不应在老师准备好的时候进行,而应该在学员想学习的时候进行,因为学员自身的主动性很重要。

传统的培训主要是单方面的知识传输,讲师掌握主动权,学员被动听取,我称这种学习为“求诸人”。

行动学习没有讲师这个角色,课堂是翻转的,小组成员掌握主动权。在行动学习过程中,教练是一个引导者,他只提出问题,不给出答案。在他的引导下,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得到激发,自己想要得到答案,我称之为“求诸己”。求诸己和求诸人相比,学习效率要高很多。

从知识金字塔来看,传统培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学习者必须在听讲和阅读之后,有深入思考,有践行,有分享。而绝大多数学习者都很难做到践行这一步,因此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很多教育资源被浪费。

而行动学习更强调学员主动性的方式,它天然带有讨论、践行和教别人的属性,从学习金字塔的角度考虑,它更容易让全体参与者实现更优的学习效果。

2.2陈述vs.提问

从学习方式上来看,传统培训更偏重于陈述,讲师会花很大力气确保教学的内容正确、逻辑完整、讲述清晰,力求给学员传授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

而行动学习没有预先的教案,它强调提问的重要性。面对一个实际的问题,小组参与者们通过提问的方式,让问题变得更加明晰,并最终得到解决方案。

2.3理论vs.实践

我们通常说理论要结合实际。在传统培训上,学员学到的大多是理论。虽然有时也有小组讨论环节,但因为没有专业引导,通常很难走上正轨。

王阳明说,“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行动学习解决的是实际问题,是“在事上磨练”,这种学习更容易“有长进”。

王阳明还讲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说的是理论和实践之间是有距离的。只读书听讲,得到的是别人的说法。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格物,才能不断修炼自己的真知。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首先就是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没有经过实践的概念,只能算作是“名词”。一个人脑子里只有“名词”,没有“概念”,那这样的人行事容易有偏颇。如果这些不清晰的概念之间再出现“连接”,后果可能更严重。

2.4显性知识vs.隐性知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传统培训更适合构建基础知识架构,或者说显性知识。这种知识通常有唯一确定的答案,需要学员掌握并记忆。

但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确定的解,而要通过经验、分析、讨论,找到合适的可执行的方案,这种隐性知识更适合行动学习来获得。行动学习相信并激发每个人内在的力量,在提问与反思的过程中,将隐形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2.5四手知识vs.一手知识

传统培训,尤其是企业培训,很多时候给出的是“四手知识”,即经过整合、转述、加工后的知识。这种知识配上段子和案例,很容易吸引注意力,但通它们通常过分简化和极端化,虽然很容易吸收,但是经常并不实用。

而行动学习激发个体的积极性,让参与者自己成为知识的源头,创造出一手知识。这样的知识虽然通常不能写到教科书里,也很难传递给团队以外的人,但是它对团队成员来说是切实的、可用的、记忆深刻的。

小结

虽然刚才讲了很多行动学习的优势,但须知行动学习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既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学习前辈总结出的精华;也需要通过行动学习等方法,把学到的精华用在实际问题当中,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

相关文章

  • 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反思20170404】

    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 因为种种机缘,我有幸加入了百年基业,也因此接触到了行动学习理论。经过几周的了解,我发现行动学习...

  • 一直在路上

    一.反思,理解能力 我对自己学习英语的12年进行了反思。我是多么被迫要求的学习,虽...

  • 阅读+行动,改变应对痛苦模式

    今天,是我在简书寻找情绪智慧“精灵”,学习反思日更,第249天。通过持续阅读+反思+行动,帮助我深入理解我的焦虑或...

  • 20170404—今日反思

    今日回顾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原计划是全家出游的,但因为小妮感冒没全好,悦悦要睡觉,最后还是没去,于是又是...

  • 20170404 今日反思

    今天在家宅了一天,晚上去了林帆在豆瓣上发起的一个活动—讨论她的创业点子是否可行。她的idea是想要做一个平台,为有...

  • 读书交流——《好好学习》之反思方法

    反思是学习进步的元能力。 本文记录《好好学习》反思部分的理解,与大家交流。 一、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过程进行...

  • 思之再思 20220913 晨间日记

    反思不是在失败后的总结才叫反思,在行动中“反思”,在行动前“反思”,都是反思。对思之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考的思考,...

  • 2019年10月14号《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第49讲感悟

    反思/连接想法与行动的三个问句 叶老师说杂事不能被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行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杂事就是我们的想法...

  • 反思

    最近学习的刘澜老师的领导力课程,让我对反思有了更多的理解,其中的关于反思的理论很触动我。 反思是什么? 我之前的理...

  • 我对反思的新理解

    #微写作#004 原来反思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都是我们想法的直接感受从而造成的直接做法。那些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对行动学习的理解【反思2017040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oz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