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人间词话》#每天解读一本书

《人间词话》#每天解读一本书

作者: 帝亚梵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8:27 被阅读0次
《人间词话》#每天解读一本书

四星(满分五星)

本书之前我并不识王国维,本书之后美学起自王国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然有宏观与微观的分别,普通人抬头望向夜空只能看到星与月,而那些真正的天文学者却能将这纷乱的景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将眼前的二维景象分化出以光年为单位的难以想象的宏大景观。而王国维于美学而言,就是将纷繁星空中的规律展示出来的那个人,诗词之美起承何处,文体之变源自于何,境界之论高下怎断。

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断—通方知类,不可谓不精彩,王国维一生五十载,贯通诗词戏曲、古文金器,乃至历史哲学,无不开万人之先河,今日用哲学视野辨析艺术已不再新奇,可放眼于诗词,从入学始我们所被教授的却从未能及近百年前王先生的造诣,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如今方读到这本书是份不幸也是份幸运,不幸在于行走于无垠美景中却未尝想过要揭开眼前的帘幕,幸运在于若不是如今也不可能看明白王先生笔下的浩瀚。

这本书是诗词美学的一本经典,也是诗词美学这个类别的目录,要想能够读通本书需要大量的资料作为辅助,虽然薄却能由一化百,可以发掘出无尽的宝藏。

以下不能称之为解读,只能说是我的一些感受了。

一、《人间词话》的阅读要点。《人间词话》一书版本众多,当然一般都依据两部,即是1908年王国维手稿和1926年参校的版本,但是如果把本书看作一个老式学者的诗词研究成果,那么就看不到作者笔墨之后深重的知识积淀。本书写作时王国维早已由日本留学归来,熟读西方哲学的内容,康德、尼采的哲学对他有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些厚重的哲学观点缠绕在诗词的评断中,以随笔般轻描淡写的方式铺陈出来,很容易就让人忽略过去。这也正是大家之作精深的地方,如何是深入浅出,就看你有多深的积累,随手一读,可看大概;深究之下,无穷无尽。

读《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就是要时刻记得它的另一面,是作者对美的哲学理解的另一种阐释,“境界”一词开篇即起,正是源自这里。

二、《人间词话》中作者的主旨。真实是王国维在真本书背后隐藏的一个美学观点,他特别提到“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指出古人很多诗词作品中喜欢用一些意象指代背后是因为对下笔不深,心意不足,而好的诗词的共同点也正是真实之后的直接,“大漠孤烟直”没有一个代指,境界万千,直指人心,“秀毂雕鞍”工笔精致,却不能让人心有所动。而在这细微透露的观点本后承载的是王国维对美的哲学认识,他在此前所著《人间嗜好之研究》中有过阐释,文学艺术是一种“势力之发表”,是将个人心中无法抒发情感的独自倾诉,在文学有了打破关系限制的能力,这也正是《人间词话》中所言“自然中职务,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世家,亦理想家也。”,无病呻吟的作品没有那种宏大的情感,自然要深究雕工,而那些深刻的感情在抒发出来时自然继续了来自人类情感共性的势能,读到的人自然可以感受到同样抒发的快感,也即可消弭“消极的苦痛”。

这正是真实才可以带来的触动。

三、诗词触动的背后。我想大部分人心中都会有点写诗、写词的小冲动,无论好坏至少也曾悄悄动笔一试,我自然也是如此。但是很长时间,我对诗词背后“含蓄”的理解一直是种理工科的思想,我认识那是一种暗号,类似加密电报的形式,用别人说不明白的一些小指代,彼此宣泄,而读了《人间词话》后才明白“含蓄”二字背后更高层次的含义,那是抽象,是对人类情感的极度凝练,它并不关心是否有人经历过同样的情景,而是要展示同样的感情,所以才成就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刻,是抛去了人的面目,抛去了人的性质,抛去了人的环境,只剩月与“我”之后的情感。

相关文章

  • 读《人间词话七讲》by叶嘉莹

    《〈人间词话〉七讲》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叶嘉莹对王国维的著作《人间词话》的解读和评论。 《人间词话》这本书写的是王国...

  • 《人间词话》#每天解读一本书

    四星(满分五星) 本书之前我并不识王国维,本书之后美学起自王国维。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然有宏观与微观的分别,普通人抬...

  • 浅言词之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词评。叶嘉言先生《〈人间词话〉七讲》,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间词话》解读。面...

  • 晒晒最近你想读的书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 解读《人间词话》(一)

    1.《人间词话》之“意象” 批注: 三四 词忌用替代字(主要观点:忌用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 ①...

  • 解读《人间词话》(十二)

    品读下面两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但是,再看纳兰词,关键词是忌日,即拜祭之日。拜祭之情景,就在眼前,历历在目。故...

  • 解读《人间词话》(八)

    365/233 早期诗词原无格律。格律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成规规范律,即格律。 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本身...

  • 解读《人间词话》(三)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意译:(...

  • 解读《人间词话》(五)

    (接上回) 4.《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解读《人间词话》(四)

    诗词品读 1.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每天解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t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