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读书改变命运”,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都在教导人们功利性地认为:只要拥有了知识和才华,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要通过了考试,真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因此,我们能看到历史上范进中举后的疯癫、孔乙己脱不下长衫的虚荣,这也都反映出来了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在鲁迅笔下,遭受科举制度迫害的不止有孔乙己,今天我会给大家介绍鲁迅的短篇小说《白光》中提到的同样可悲又可笑、执着又痴傻的人物——陈士成。
《白光》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6月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同年7月10日上海《东方杂志》第十九卷第十三号上,后来被收入《呐喊》一书中。这篇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屡试不第、沉溺于幻想、最终悲惨死去的读书人陈士成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鲁迅先生展现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造成的巨大伤害和压迫,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分子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批评和反思。
一、故事梗概
《白光》讲述了一个屡试不第的读书人陈士成的悲惨而可笑的命运。他看过县考的榜后,失望地回到家里,心中充满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他自信自己的文章有才华,却认为考官们有眼无珠。他还相信祖上留下了一笔宝藏,只要能够破解一个谜语,就能够找到宝藏的所在。他不断地在自己的房子里挖掘,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正常,开始出现幻觉和幻听。一道白光如一柄白团扇,在他房里摇摇摆摆地闪起,引导他寻找宝藏。一些声音在告诉他“左弯右弯……”“这里没有……到山里去……”。他在深夜出门,想要去西高峰寻找宝藏,却在路上落水淹死。第二天,他的尸体被人发现,却无人认领,无人关心。这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和嘲笑的读书人,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死亡。
这个故事是鲁迅先生对科举制度的一次深刻的揭露和抨击。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唐开始至清末结束,历经了一千多年。科举制度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公平和民主的制度,实际上却是一种不合理和腐败的制度。科举制度不仅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新,也限制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和政治参与。科举制度使得知识分子沉溺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忽视了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忽视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科举制度也使得知识分子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不断地面对着失败和挫折,甚至导致了精神崩溃和死亡。
二、人物形象剖析
陈士成是一个典型的受科举制度毒害和奴役的知识分子形象,就连他的名字也都寓意着仕途成功,但他的现实却恰恰相反。他虽然有着读书和写作的才华,却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虽然有着改变命运和振兴祖业的理想,却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他虽然有着寻找宝藏和享受富贵的幻想,却不能够摆脱自己的贫困和悲惨。他最终因为过于执着于功名而走向了精神崩溃和死亡。他是一个可怜而可悲的人物,也是一个可笑而可鄙的人物。
鲁迅的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性,对当代社会仍然有很多启示和警示。比如,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我们或许应该少一些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幻想,多一些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应该用知识和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和改变,比如学术圈中提倡的“破五唯”;教育中应该摆脱片面的应试教育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