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 | 想要去看得最远的地方
图 | 花瓣网
初入大学的阶段,很多朋友也都会有相同的尴尬。
就是要不要“合群”?
答案是:要,但要合自己的群。
01
要逼自己成长,但不要逼自己合群。
周末和发小散步,聊起他的大学。
他总觉得大学是他最失败的一段经历,每每伤感,也都会聊起。
发小天资还算可以,高考失误,进了普通一本,习惯了紧促的顶级高中的生活,开始显得与这个大学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一开始,他想要努力,弥补高考的失误。
可是后来他发现这样似乎不太合群,自己似乎总是一个人。
一个人的时候又会觉得很怪异,会受不了陌生人的目光。
就连走起路来,也失去了几个人一起时的从容,显得有些紧张。
开始尝试着融入自己的寝室,自己班级,和一些小圈子。
朋友们求他做的事,他也都会一一办妥,自己连私人时间也少了很多。
他想要去结交一些“朋友”,让自己有一些归属感,可以从容的走在校园里。
因此没有缺席大学里的所有吵闹和繁华。
正如勒庞所说: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朋友多了,以后路好走,而陷入了大量的无效社交。
与其无效社交,逼自己去合群,倒不如花点时间逼自己去成长。
02
没点本事傍身,谁敢独来独往。
我想起大学的同学,一个极度“孤僻”的女生。
同窗五年,除了聚餐,我几乎没有见过她和其他人一起。
一开始我觉得她性格也太孤僻了,甚至觉得她有“孤独病”。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和她一起聚餐吃饭。
在饭局上我问她:“你怎么总独来独往?”
她打趣道:“谁说的,现在我们不就在一起吗?怎么独来独往了?”
这次简短的对话过后。
我又有了疑问,这样有趣的人,怎么总独来独往?
后来,在熟悉她的朋友那里打听到。
她独来独往是因为别人无法跟上她的节奏,她太自律,精力太棒了。
每天都要按时读书,学习,或者工作。
跑步健身,演唱会,游乐园,也都掺杂在其中。
让人觉得每天的生活都紧绷着,那怕是在游乐园,和她一起也是绷着。
其他人坚持几天,总要想打个盹,休息一下。
而她却觉得,这种生活十分有趣,每天都在迎接新的挑战。
她总能用更短的时间,去获得更多东西。
没有旁人去拖累她,她也不愿意去拖累别人。
她也得到了很多本应属于她的东西。
诸如各种国奖,各种证书,以及毕业后令人羡慕的offer。
后来又和她聊起独来独往。
她说道:“让我从容自信的走在路上的不是迷失自己而获得的归属感,应该是自己的能力和眼界。”
老虎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请不要小看那些不合群的人,没点本事傍身,谁敢独来独往。
他们看似孤僻又不善言辞,不是他们不说话,只是他们与你无话可说
03
独处不是不混圈子。
《独处的艺术》中提到:独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自我成长。
太多太多人,在群体中迷失了自我。
丢弃了独处的勇气,也因此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让自己不显得孤独,逼自己改变,去融入到群体中。
虽然融入了群体,却也葬送了自己。
独处不是不混圈子。
独处是为了混更好的圈子。
独处和混圈子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他们不是没有圈子,只是你够不上他们的圈子。
成年人的世界,只讲利益,当你值得被利用时,会有很多人主动找你。
所以,与其逼自己改变,让自己显得合群,倒不如用这些时间来让自己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