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10号,也是城建校最后一次开班。早上七点多,跟孙老师发了一信息,他告诉我今早又来大足接培训新生了,一共十几个。
在一个月前的九月份,我们彼此陌生,也不清楚在车上坐的是孙老师,只知道他是来接我们的负责人。在车上一个多小时,他话挺少。
之后到达那点,在他带领下上了三楼,那是一个宾馆,富吉宾馆,学校租了三楼,宿舍,娱乐室,教室,食堂,厨房都在那一层。
到达之后第一天,给我们发了厨师服装,中午时分,我把同宿舍几人服装一并洗净,由于坐在头排,第一天清洁由我们弄,同屋姐姐帮我买了日用品,也许是很久没有打扫了,我们一行七人弄了很久,教室拖地,食堂打扫,厨房擦扫,厕所清洁,后来孙老师来看了一下,叫我们到此为止。那就是九月二号第一天。
之后在共同的学习中认识了许多老弟,比我小的男孩有七八个,我们这组俩,夏国政游戏之王,马万井“小妹”,秀里秀气,仿佛投错了胎,文文弱弱的二十六岁小男生。
尽管个头不高,他可是一组组长,非常尽职尽责,配菜,领菜,弄早餐像模像样,很不一般。那个我们班有一个群,晚上没事时他们就在群里发红包,每次“小妹”都抢不到。后来看见他挺那什么,我和同屋姐姐分别加他微信,发了红包给他,把“小妹”高兴坏了。
几乎每天我们都会出去逛,下午四点多就吃晚饭,剩下时间都在锻炼脚力,“小妹”不喜欢出去,每次都在群里叫他,然后他跟着我们,金竹园,那个护城河边,老城都去过。
“小妹”挺单纯,每次领菜,人家都抢,七组七份,人家一抓,把我们一组的抢没了,他也不着急,那个分猪肉人家都争瘦肉,傻“小妹”就那看着人家抢,人家不要的,就是一组的。我们一组,两个女性,两个老弟,三个中年男性,老中青三代,因此,菜是吃不完的,要的份量最少,却消费不完。我们是最后一桌吃完,食量最少的一组,也是最团结的一组。事情不分你我,谁方便谁做,洗餐盘或者弄早餐,这个习惯让其它六个组望尘莫及。而且我们将帮人拿饭碗这个传统教会了全体!
在九月三十日那天中午,回宿舍放衣服,密码箱不知什么原因就打不开了。挺着急,后来看见孔能在休息区,叫他帮我开,这个小孩怎么也打不开,后来微信问了儿子,试过多次,才打开。没有想到平时不声不响的老弟,关健时刻派上用场,在此,感谢永川小伙孔能。
回想起一幕一幕,去时忐忑,走时不舍,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累积了抹之不掉,挥之不去的情意。在此,谢谢我们的孙老师,谢谢全体同学,谢谢我们的谢老师,谢谢我们的祖国,如果不是国家政策好,不会有这份珍贵的经历,一份成长路上的真实馈赠。这份秋天的浓浓情意。
孙老师与孔能 孔能与瑞瑞 刘洋与孙老师 副班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