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淑敏的书,看到一个故事,是关于机器人的。
一所美国大学造出了一个机器人,公众可以向它问问题,结果男性公众问的最多的是“你会做家务吗?”女性则问了一些其他问题。毕淑敏在书中感叹道:“连机器人也逃脱不了做家务的命运。”当时觉得很有趣也很好笑。
仔细想一下,美国的男同志们问的问题很实在。西方那边平等意识较强,男同志做家务可能比我们这边多一些,女同志做家务的也有。但总归是一定要有个人来做。如果机器人可以做家务,丈夫和妻子都可以去赚钱,增加家庭财富,还可以节约出很多时间来约会。这是促进家庭幸福和谐,社会稳定的好事。
现在搞机器人研究的都很“高大上”,科学家们企图让机器人越来越与人类相似,甚至在智能上超过人类,却忽略了平凡大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几乎没有科学家,或者科技发烧友研究怎么让洗碗机、或者扫地机器人等家务机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展更多功能……以更好为人类分忧。所以家务机器人的进展很慢。
当然,需求也是一大问题。社会的财富分布还不是橄榄型,社会宣传也有所欠缺。除了富有的中、上级阶层,下层大众很少有空余资金和意识去购买家务机器人来为自己节约出更多时间。买家务机器人的就比较少。
让机器人来很好地做家务,为自己节约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