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12:39 被阅读0次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
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走过了草地
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一首非常熟悉的经典老歌哈,清新如泉水,每当欢快的旋律响起,那清晰愉快的节奏便会带给你无限的遐想。

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听泉水的叮咚声,每次行走在山间,那小泉的响声,脆脆地,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有,时而无,让人心情愉悦,那种美妙的声音总能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

非常喜欢朱自清先生在《梅雨潭》中的一段描写:

“曲径通幽,亭下有泉,汩汩流出,沿山岩飞流直下,形成飞瀑,宛如玉带轻飘,明珠四溅,演奏着一曲天然交响乐。”

山泉从天际飘来,跌落在阶梯山崖断层上,形成多级白瀑,在星光下,宛如一条洁白的缎带。

遥想群山环抱、碧林万顷之间,在山石突兀中,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的那一簇簇的绿色,汩汩流淌的泉水形成飞瀑,倾泻而下,那美妙的意境宛如一幅硕大无比的水墨画。

山泉之美,在于纯净清新,尘埃殆尽。山间泉水涓涓溪流,有看不完的雅景,做不尽的美梦。

俗话说,“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山以水为血液,以草木为毛发,以云烟为神采。山水相映,相得益彰,方成佳景。

所以说,山泉的存在,对于一座山来说,就是画龙点睛。

我们爱这样的山泉,诗人们更是不吝笔墨去赞美它们,他们笔下的山泉极尽妍态,让人心驰神往。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是白居易笔下的古寺山泉,一片生机盎然,只有热爱生活的人,眼中处处是美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仙李白笔下的山泉,规模宏大,雄奇壮丽,一种豪放之美。

“飞天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空碧。”与诗仙豪放的男儿美不同,元代诗人赵孟的《水帘泉》,尽显阴柔之美,是一种温柔的女儿美。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是山中流泉的文眼,天上白云倒映在泉水中,天地融为一体;泉水飞流直下,化作雨声滴滴答答。

山泉代表了君子之风,“恬澹无人见”,即孔子说的,“君子周而不群”,“年年长自清”,乃君子洁身自好!

这样的山泉,这样的君子,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

储光羲笔下的山泉,默默无闻,却又无私奉献。正如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山泉之“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无私品质,正接近于老子所说的“道”。

诗人热烈歌颂着这种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也希望自己为社会多作贡献,不计回报。

人生在世,必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初心与善意,多一点付出,少一点索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才算是自清之人。

纵览全诗,诗人借泉明志,委婉地表达出对高洁志趣的向往与追求,讴歌了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多作实事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咏物诗中的名篇佳作。

储光羲,唐代官员、诗人,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

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

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

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储光羲与王维、孟浩然等都有交往,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

储光羲虽以写山水诗见长,但他的诗歌成就远不止此。

他在创作上努力效法魏晋,而摒弃六朝绮丽之风,形式多五言古体,内容也丰富多样。

殷璠评储诗,说他“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并把他与王昌龄相提并论,认为“两贤气同体别”。

储光羲因晚年失节,《旧唐书》、《新唐书》皆无传。其事迹散见于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诗》、《唐才子传》。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咏山泉》为储光羲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堪称佳品。

《咏山泉》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唐·储光羲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

此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

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首联的意思是,山中有一股泉水,向别人询问这股泉水叫什么名字,却没有人知道。

水:泉水。

借问:犹询问。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

名:名字。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

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颔联的意思是,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地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

映:倒映。

飞空:飞入空中。

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

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

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颈联的意思是,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小池塘。

深涧:两山中间很深的水。

满:涨满。

池:池塘。

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

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尾联的意思是,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恬澹:同“恬淡”。清静淡泊。汉王符《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尾联了,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泠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

《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

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日拱一卒‖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安石留白随笔》2022-08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唐·...

  • 无名流水长自清

    《咏山泉》[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

  • 咏山泉(唐、储光羲)

    《中国诗歌集》DAE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

  • 读经……

    无欲,无求,扫出心地一片净土 无人,无我,吟唱三界一缕梵声 夜深更静自诵经 意中无恼神自清 虽然暗室无人见 自有天...

  • 【七绝】春和景明

    白云恬澹一天清,放眼春和景又明。 料峭轻寒浑忘却,斜阳照我任徐行。

  • 恬澹虚无

    这是《内经知要》道生里的一句话,是说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做到这样的一种境界。扪心自问,太难! 也许是老天对我的惩罚,...

  • 读书笔记|38《菜根谭》:去混心自清,去苦乐自存

    原文: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个人见解: 水...

  • 摘桃

    满树桃李似无主 伸过低篱应无家 摘得鲜果一二枚 主人见到桃自落

  • 恬澹至真

    太阳 躺在云绒中安睡 小小的雨滴 轻轻拍打着花草 枝叶的额头 毛茸茸的雨露 给干瘪的空气披上 湿湿软软的绒 湿软蓬...

  • 七言绝句:无题

    本是人间一叶萍, 饮霜含露与风行。 无求寻觅将心渡, 浊自浊来清自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omm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