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教育方案,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
回想自己的上学经历,我得到了一些灵感。
作息时刻表和课程表是过去18年学生生涯最熟悉的。不需要特别去适应,只需要根据现阶段身份,角色,任务的不同做出一些调整。
PART 1:作息时间表
参考高中的作息时间表,早6:00起床。早读,早操。
每节课40分钟,休息10分钟。
晚自习60分钟,休息15分钟。
这种身体节律是过去我的身体所熟悉的,如今只是帮助我的身体回忆起这些节律,然后照做就是了。
PART 2:课程表
高中时,我们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音乐,12种课程。
现在我感兴趣的主题更多,有工作,整理,新媒体运营,时间管理,建筑设计,形象美学,创意学,空间设计,灵性,自爱,玛雅历,木工,陶艺,手作皮具,写作,阅读,软装设计,人生设计,极简主义,护肤,PPT,理财,旅行,手机摄影,生活等。未来这个范围还会扩大。
借鉴课程表,我需要先将这些兴趣分为3大类:
1.现阶段的主兴趣;
2.现阶段的扩展兴趣;
3.现阶段可以先放下的。不同种类的兴趣需要匹配不同的资源,比如时间资源,金钱资源。
PART 3:老师
相比于上学期间,这时候的老师就可以更广,包括书,音频(喜马拉雅,得到),视频(爱奇艺,腾讯,电影),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