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072170/d149483e60f88060.jpg)
今天阅读内容为第二章《完美教室的建构》中(22页—29页)部分:内外兼修,呈现教室环境文化。
作者从教室内部环境和教室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讨论了该如何做到内外兼修,呈现教室环境文化。
首先是教室内部环境的打造。
教室的外部环境的装扮应该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粉红色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因为粉红色给人童话般的感觉,温馨、可爱、浪漫。绿色适合中年级的孩子,因为绿色代表着蓬勃向上的生命;蓝色适合高年级的孩子,因为蓝色代表了辽远和深刻。
当然,教室内要摆放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所需品。这些所需物品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安排,还要考虑到学生提供课间活动的用品,以兼顾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如果可以,教室还应该为学生提供有生命力的绿植和小动物。照顾动植物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还能观察生命的成长过程。
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让教室的墙壁说话。正如作者所提及的,教室墙壁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可以包括班级生活、学校快讯、榜样人物、学习方法介绍等。
图书角是教室最有灵魂的地方。正如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室安置一个图书角,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一间教室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间教室的阅读水平,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其次,至于教室外部环境的打造,我们应该保持三种意识。
名片意识:就是教室外部的环境要体现出这个班级积极向上的一面。
展示意识:就是积极鼓励孩子们大胆勇敢地展示自己展示班级的形象。
交流意识:就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展示,吸取他人给说的建议,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通过阅读这一节内容,对于我接下来教室环境的打造给出了可供借鉴的路径和方法。我要用心去打造我刚接手的这个班级,把我在这里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不然,这些阅读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慢慢来,不着急,一点一点地去改进。相信,自己也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间完美教室。
2021年09月0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