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尝试用代入的方式阅读,探求作者的真实意图——1945年,梭罗孤身一人在瓦尔登湖居住了两年多的时间,自我供给,自我解读,把人性从里往外翻了个遍——人心慌不择路,都在争当那个百里挑一有趣的灵魂,渴望无暇完美的好皮囊,他却出离逃出了束缚,追求苦行僧式的自由;在每个人精致地拖着自己灵魂往塔尖追逐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俗世生活的逆行者。
第一遍读的时候,只是觉得每一字句带着哲思的清醒,第二遍翻的时候,感受着越孤独越清醒,越清醒越自由,越自由越沉沦,越沉沦越自由,阅读完毕,竟然有种被洗涤般清澈明了,无比欢喜,这大概是为什么这本书一直备受欢迎的原因。
1.
一旦将深刻了,必将言及生死。“我生在何处,为何而生”里给出了一个及其标准的答案:如果这是一个好庄园,你去的次数越多,你就越喜欢。人生的庄园就仅此一个,无从舍弃也无从更换,唯有带着喜爱而欢喜的心。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重新捡起对命运的敬仰,人终归于信仰而活,为浅显而厚重的某种使命,灵魂的安顿是迫切的事情,所以,梭罗才会离开现实的生活,回归一个人的简单。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罗曼罗兰也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们。好吧,大师们都立论准确,证据充分,可是,谁都没有像梭罗那样,在生活的现实中勇敢地迈出了一步,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混进人海,人声鼎沸动不了心,因为内心的秩序感自带底气,而走进书店,却不敢下手,生怕看似畅销的书破坏了内心安宁。只是,这本书让我捞着了“救赎”的感觉,孤独是一剂量的清醒药,重新审阅自己的一种方式。
2.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张树叶,也没有一个真正读懂理解你的人,人,终归是孤独的。学会享受孤独,并与之友好相处,多么值得书写的命题。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可是我们却习惯了依赖依靠乃至依附,灵魂寄托在另一个载体上。
孤独,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需永远接受孤独。尽情享受孤独,孤独不是孤立无援的寻找出口的慌乱,而是安静平和下的圆融,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状态,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保持个体成长并具有自己价值理想的精神状态。
猜想梵高也是这样的一种情绪,他看到一只乌鸦偷食他都开心,这是多么简单而朴素的人,却受尽了各种心灵上的排挤和不能言说的苦痛。他说,夜已深了,我该上床安歇了,你你晚安,也祝你好运。只是,孤独演变成为一种与这世间格格不入的惩罚。
人们忙碌着穿上一件一件的外衣,用名号、职务、职称来命名自己,可是,贫瘠的灵魂才是最为苦恼的,哪里能够孕育出强大的灵魂?
人不认识人,但是灵魂认识灵魂。
3.
书里里有大量的描写,植物、四季以及湖边的无边无际的景观,文字里我体验到了一种无从言说的欢喜,若不是发自内心,这些情绪将无法表述,突然间深信:文字、绘画、艺术仅仅表达幸福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若你懂,无须借助语言、绘画,变可以直到心里。
教小朋友描写景观,告诉他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发自内心地认为写的就是最美的这样的一种态度才动笔,因为套路学学就会,但是内心欢喜愉悦是无法复制的,要把内心幸福愉快,再把这些情绪通过文字流淌出来,这才是打开写作的正确方式。
那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事项,吃瓜有吃瓜的满足,吃面有吃面的豪爽,而由这些细碎、简单美好才能够勾勒出一个完满的幸福,而不是大而全满足。
那有何而来呢?梭罗告诉了答案:来自对自我内心的审视,对自己喜怒哀乐的觉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生活越简单,内心越丰满,而内心越不丰盛,生活才会繁杂。
幸福是一种心安理得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