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动物符号学和人类符号学
继续第五章D部分。相对于前面铺陈基础概念的章节,第五章好读很多。读不懂的,再回去,重读。读书百遍,总能多增加些理解。
1
周围世界的编码既不局限于也不可省约为语言编码。根据我们从人类符号学的观点为观念所下的定义,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也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作为智能行为的一个伴随特征,周围世界的编码都是智能加在客观世界上面的一系列标记。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对客观符号世界的再理解与再创造。往大了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
符号学的定义,“观念”一词是指单独地发现了本为符号和所指之间的关联和区别的关系。
2
回顾“符号在人类指号过程中的常规性”。
当一种意指作用的关系本身按照能够脱离此一符号载体,附着于彼一符号载体得到把握的时候,这种区别是如何传达的?
美女原来表示美貌的女子,随着时代变迁,变成了一种性别的称呼,无论是否美女。
约翰·迪利说,提出“代码”一次便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换句话说,“观念”之于内心世界的关系,恰如代码之于人类物种特有的周围世界的关系。
为了建立一个共享的构想的基础,这些观念必须在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客观结构中有所体现。
但是形成观念的是大脑,观念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办?代码。
何为代码?
代码是一个可感知成分同一种按照与之相关去理解的客观性之间的关联和搭配活动。
代码首先可感知,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关联了相关的客观性。客观指不以人的经验为转移,比如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孩子的父亲,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孩子,两者之前存在客观的父子关系。
观念则必须与经验中的某个被认为是观念所表达的关系之基部的物理成分相关。
观念的形成则有物理成分。这是代码与观念的差别。代码属于经验的对象,这里经验是动词,观念属于亲历经验的生物。
代码是以人人都看得见的方式传导对象之间的关系。解码者必须部分地重复原有编码背后的观念。
E、批评是探索文本性
1
代码根据文化的本身存在为之标定疆界,它既包含也有别于对象和客观事物的物理侧面,后两者共同构成了多种物种的周围世界。
这些代码不仅仅是不完整地实现,但作为一个整体仍可自相矛盾地潜在地运行。所以才会有不同人对同一个词理解不一样。
一个词既包含,但更关键是有别于你的观念和客观事物。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句话,说出去的话注定被误解。是的,必然被误解,或者更准确地说,误解了你,但未必误解了文本。
2
“语言”一词不仅仅涉及我们所运用的词语,而且涵盖一切有助于使人理解我们的东西,因而包括我们所运用的和我们与之交谈的人们的全部想象世界,无论交谈发生在地球上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鉴于文本性与人类经验的客观世界之间的同外延性,问题就变成如何理解可在每一个符号论体系当中得到演示的“语言混合物”。
于是有了明天的F部分,一切科学之母。离开了符号,还有科学吗?
学习符号学就好像探寻人类交流与传播的秘密。
打完,收工。
#短毛猫书房#《符号学基础》早读13:徘徊符号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