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20

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20

作者: 陈尚军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10:28 被阅读3次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白话

    舜有五个贤臣就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十个治理天下的贤臣。”孔子说:“人才难得,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之时,天下人才济济。有一个妇人,武王有九个贤臣罢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周依然服事殷商。周的德行,可以说是最高的德行了吧。”

    释义

    妇人,即使有才,也不算是君子。如何理解论语里面关于女人的观点呢?难道是夫子对女人赤裸裸的歧视吗?看《左传》,关于妇人,譬如对于国君的正妻,无论是聘嫁,还是去世,都有明确的礼仪,也就是周制,对于女人是有明确行为规范的,继承推崇周制的夫子,对于作为周制重要部分的关于女人的内容,为什么几乎没有论述呢?

    夫子讲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没有夫妇这个纬度。在封建宗法制度的周制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维系该制度的核心纬度,父子这样一个纵向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制度的核心,继而推到君臣关系,也是父子关系的外延,从而父子关系构成整个封建宗法制的核心。而封建宗法制的核心就是财产权利的继承权,从而父家长制成为历史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个革命,人类文明进入都一个新的阶段。

    封建宗法制,是对历史母系社会的革命,是压制去除女性权利地位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是离不开女人的,父父子子,得先有夫妇关系的存在,有了夫妇,才有夫子。于是在实际的周礼中,仍然有关于女人的行为规范,夫子也要去拜见卫国的“小君”南子,国君娶妻也要讲政治讲传统讲礼仪,在实际的生活中,女人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继位国君年幼,那么作为国君的母亲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左传》里面很多实例,因为儿子爱母亲尊重母亲,是一个天然的情感。一致到后世皇帝专制政体下,封建宗法关系还是延续的,皇帝的母亲,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到民间,看《红楼梦》可以知道,实际支撑这个社会的,还是女人,男人是表面风光,当家的都是女人。从大家族到小门小户,都是如此,大家族尚且如此,作为男耕女织的小门小户的女人,是实际支撑生活的人,怎么会比大门户的女人在家里地位低呢?

    夫子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拉扯大,夫子的成长怎么能没有母亲的教诲,夫子对于自己母亲,如何能没有感情。然而,论语之中,几乎看不到夫子对于女人的论述,原因者何?考虑这个封建宗法制是排斥压抑女人权利的,本身是对历史母系社会的革命,这个封建宗法制不是以夫妇关系作为核心的,而是父子关系作为核心。夫子继承推崇的周制,建构的核心不是夫妇关系,而是抑制去除女人权利地位的。所以,夫子以述为作,也甚少关于女人的论述。

    当时的贵族女性,是不算君子的,没有君子身份权利,至于是否受贵族教育不甚清楚,一定的教育应该是有的,因为周礼有关于女人的行为规范,这个是需要学习的,应该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君子教育的,譬如学习“六艺”,赶车射箭之类。

    对于女人的轻视和压迫,是制度性的,也是情感性的,不然,夫子见了南子,发什么誓!“天厌之天厌之”,见个女人有什么不好,况且是国君夫人,也是周礼要求的,为什么发誓呢?因为南子长得漂亮,见南子有“好色”的嫌疑,给弟子说不清,只好发誓,看来,当时一般的就把漂亮女人视为“女色”,人被物化,这不是歧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孔子-《论语新解》泰伯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w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