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展开,课程设计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学生在课程中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
利维(波士顿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下面的案例选自其著作《从零开始》-王晓春注)在书中给出了整个四年级课堂项目教学的例子,以下试举一例。
一天,某学生带到班级一些印有棒球明星相的卡片,这些卡片的市场价值在一些体育杂志上有报道。这名学生手中有一张卡片价值130美元,另一张则只值5分钱。
教师因势利导地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看起来相同的卡片,价格相差那么大?
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回答,有人认为跟年代有关,有人认为跟明星有关,有人认为跟流行程度有关。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渐归纳出两个重要因素:卡片的数量就这样被学生总结出来了。课程本来可以到此结束,补料有一名学生突然指着教室里的一张图片问:可是利维老师,那个织布机用木头和线做成,胃为什么要卖400美元一台?
利维立即敏锐地意识到,学生指向了另一个因素:劳动力成本。为了说明这个概念,他做了一个小实验,让全班同学把鞋子脱下来,现场统计是哪国制造的。
出乎意料的是,全班23人,只有3双鞋是美国制造的。大部分鞋的制造产地来自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泰国等。而这些鞋都是美国品牌。为什么美国公司跑到地球上离他们最远的地方去做鞋,这个问题让学生困惑。
已经进入数学课的时间,利维打算结束这个话题。一名女生突然大声说,我感打赌也就是我们班级凑巧这样,如果我们到其他班级去,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鞋是美国制造。
你的意思是……?利维问。
我们可以在全校做调查。女生回答。
利维当机立断做了一个决定,不上数学课,而和学生一起来解决这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由此创造了一个极有价值的项目教学案例。
学生首先设计了一份关于鞋的问卷,在全校乃至家庭和社区进行调查,最后回收了500份表格。利维请了一位学生家长帮忙设计程序,学生把全部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统计。
根据调查结果。每一名学生选择了一家鞋业公司,写信给他们,告诉他们统计结果,询问他们为什么同样的品牌却在不同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制造。
在等待回信的过程中,关于鞋的研究继续进行,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确定课题。有小组研究世界上第一双鞋子是如何诞生的,有小组研究这么多年来鞋的材料与款式变化的趋势,有小组研究曾经是世界鞋业中心的马萨诸塞州是如何风光不再的。利维也提出了一个问题,美国人在殖民地时期穿什么样的鞋?有些学生选择了这个问题。还有学生研究制鞋的过程,还有学生对为什么是韩国,中国,泰国而不是印度,德国或者非洲生产美国的鞋感兴趣。最后一个小组研究了文学中的鞋,他们收集了一些鞋在其中产生重要作用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研究报告的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鞋业公司的回信也纷纷寄来,一些公司甚至还寄来一些纪念品。只有一家公司态度不好,结果学生们决定联合抵制这家公司的鞋。一家叫做托姆。麦克安的鞋业公司副总裁亲子写信给学生,信中盛赞学生们的调查和他们公司花钱聘请的公司一样出色。
最后,利维把所有小组的报告做成一本书,并且把相关图片,表格,信件,文章以及手工制品制成一个展览。社区里的人听说之后还贡献了一些与鞋有关的材料,甚至有人拿来刚刚退役的全美职业篮球联赛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巨星比尔。沃顿的特大号鞋。这个展览不仅对全校而且对社区开放。
利维自己设计了一份评估方案对每一名参与的学生进行评价。
五年以后,当利维在做一期电视节目时又让全班同学脱鞋。这次,他发现大部分鞋的产地变成了中国大陆。利维决定在下一年的班级里,他要再跟学生一起研究这一问题。
点评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就是探究式学习,也就是师生一起进行课题研究。人们说美国人把孩子从小就当研究生来培养,当科学家来培养,这就是一个例子。其实中国的小孩子也完全具备这种聪明才智,不必等到上了大学再教他们研究。事实到那时就已经晚了,他们多半已经形成了“非研究型”思维习惯了。所以我见过很多研究生,完全没有研究思维,只会复制。我们教育的路子,似乎是把孩子从小就当成“文人墨客”来培养的,果然他们长大了多有小生之风。
探究式教学有几个特点:
1、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事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都只知道研究什么问题。
2、这里研究的问题不是从书本里来的,而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而且其研究的成果完全可以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它是“有用”的,是实战而不是演习,学生好像提前“参加社会工作”了。
3、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
4、所研究的问题,并非绝对固定,可能从一个问题引出另一个问题,甚至可能一题开花,引出一大堆问题,用教育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虽然有预设,但更注重生成。
5、研究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起的是指导和点拨的作用,还有管理作用。
进行这种教学,需要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以便他灵活安排。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研究的习惯和能力,有比较广阔的知识背景,有捕捉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的能力。当然,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课都上成这种课型,也不必要那样。我想一位教师每个学期搞一两次这种课题就很不错了。教师自主权的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好办一点,比如课改提出的“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就可以由学校和班级自主安排。真正麻烦的是教师自己的专业能力,比如教研部门设计出一些“探究课”让教师照着做,那对于学生或许能有点效果,但对于教师来说,就已经变味了,这样的话,教师不过是一个“搬运工”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