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别着急 ——《牛人传》编辑手记

作者: 美迪的礼物 | 来源:发表于2015-08-21 13:13 被阅读869次

第一次知道王小羊是顶着暴风影音这个牌子,看了他们忽悠的PPT。

第一次看到人的样子,我点开他讲史铁生的那期《牛人传》,年纪不大还言辞犀利,关键不是发泄乱喷,言之有物,一针见血。诶,有点意思。

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本人,我的心底瞬间升起一个大大的“额~这身体…”,聊起他的学校和经历,再次升起一个大大的“额~这学历…”相信见到真人的你都会和我一样反应,但是相信听完他演讲、看完他的书,你也会和我一样为自己、为我们习惯的以外形、学历、职位和财富来轻易评判一个人而感到汗颜。

第一次听他的演讲是在北京化工大学,是目前几次高校演讲里讲得最久最全最多的一次。当时听的时候我拿着小本记啊记啊,特兴奋脑子里过了好多可以做文案的点子。结束后有个大哥上前说话,一看这是同行公然来抢人的啊!仨人坐一起又侃到晚上,那天我意识到,跟他聊天你根本不必担心冷场或者无聊,他说话的密集程度和内容含量大大滴。

这次演讲让我解开了“额~这身体…”的疑惑,让我知道了“额~这学历…”的原因,也了然了为什么如此的一个人能够在《非你莫属》的节目中被多个老板相中,被暴风影音的王刚老师招走至今器重。同为85后,同是河北人,这个青年,看了远比我多的书,经历了远比我苦的命运,也获得了远比我高的成就,也超过了很多身边同龄人。

读书和信仰是关于他绕不开、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点。

他读的书不少,也不浅,还很杂,尤其是哲学宗教神学最深;他还一直坚持读,每天坚持在微信平台发关于读书的文章;他还在中关村办读书分享会,线下观影会。他骨子里还是理想主义的,在暴风这样的影视类互联网公司,在这样的娱乐化时代,他做起每个节目都想在平衡中尽量取知识,取内容。所以他一直蹦跶着想办读书节目,就像梁文道老师放下的《开卷八分钟》以及又重新出发的《一千零一夜》。

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在节目里、书里、演讲里、闲聊里都会看出来,但是是不偏执那种。他也会不时说起圣经里的话,提到圣经里的人和故事,让你觉得恩~有道理。很多经历了人生磨难和极度迷茫的人会投入到宗教的怀抱,他可能嘶喊着质问了上帝几万次“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有解无解,我也不知道是他选择了上帝,还是上帝选择了他。但是我肯定,当他接受了发生现实的那一天,当他接受了自己身体的那一天,他已经跟上帝和解了。

对了,上帝帮了他一个大忙,因这份信仰他娶回了一位美娇娘,那是另一个“搞定仨女人,一面定终生”的传奇故事了。

我倒想说一说读书和信仰这两件事给他带来的深刻和深远的影响,也是在我和他的接触中感受最深的两点——坚定和淡定。

坚定——特殊的经历

“特殊”二字你用得多么不痛不痒啊!从球场上被移到病床上,动弹不得一躺就是两年,任凭哪个青春期的少年遇到了,那是无尽的痛苦和绝望啊。即使到了今天,他经常凌晨都会疼醒,他可能还是尽可能避开拥挤的出行方式,他可能还是要接受陌生人投来不一样的眼光。

这段经历确实改变了他命运的轨迹,也是让他持续阅读和思考的重要因素,但是就像《活出生命的意义》里讲到的,“无论如何,遭受痛苦不是寻找意义的必要方式。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我们并不想歌颂苦难,欢迎苦难。

紧抓住这个点也可以大做文章,另辟一条路来获取金钱和道义的援助,吸引更多关注,但是我们在书里、文案里、宣传时都提及但是不大肆渲染,我们并不想兜售苦难,贩卖同情。

他想你回馈给他的不是泪水,因为他想给予你的是满满的经典书目,是坚守媒体责任的视频节目,是切身的生命感悟,是如何扎根在浮躁社会的泥土,幸运的话甚至是一场音乐LIVE。

淡定——从容的性格

每次做演讲和签书活动之前我们都会焦虑担忧,但是只要他出现了,他开讲了,我们悬着的心就落了下来,因为对他的知识储备的信任和几次公开演讲的经验都告诉我,观众的提问和现场的效果就不用担心了。

焦虑紧张担忧的时候,就好像还在念书的学生、刚刚上班的新人,恨不得一夜就长大,恨不得一天就声名鹊起,恨不得车子房子孩子都一步到位,恨不得三年就挣够退休的钱,恨不得现在的自己就是一个成熟、优秀、见过大放大浪、拥有大把资源人脉和金钱的成功人士。

有一次我问他,小羊兄,要是现场没有人来怎么办呢?多尴尬多灰心啊!他一下就笑了,我们这个年纪、这个能力,就办我们这个年纪、这个能力的事情,慢慢来,别着急。

是的,在他身上你好像看不到那么多的“恨不得”,他没有那么着急,他没有非要那么多的钱和那么大的名声,或者说他不是非要现在就什么都得到。他走路讲话都不快,他知道目标是什么,他知道走到那里需要时间,就是淡定地同时坚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那里走着。

说点关于《牛人传》书的吧。

同事负责前期合同和书稿,我负责版式、封面、文案、宣传这些。封面主要是设计师的事情啦,用了羊皮卷有一丝丝经典的感觉,大大的“牛人”俩字特突出,强调“牛人秀”“牛人看电影”系列节目,可继续使用。

文案最初从媒体人的身份出发,强调他的社会责任感——“娱乐,也需要精神。泛娱乐化时代,对知识与信仰的坚守。”后来资料越来越多,先给《牛人传》节目定位——继《晓说》《罗辑思维》后中国互联网最优秀的知识型脱口秀节目之一,然后是借助名人的力量——张绍刚、暴风老总冯鑫、学者赵晓和书评人苏小和都写了推荐语,最后是给他个人定位——80后新锐主持大胆发声。

说到内文版式设计,就是一场我与美编的虐恋。只要美编座位旁边没有人我就去死守,有时候找几十个图案就为设计一个小角落。我笑称“我肯定是整个华夏社美编最不想见到的人”。

最后呈现出来的,前后是《牛人传》节目的开场语和结束语;王小羊的个人简介按照他的经历精心设计,有关键词辐射线条,这也是大家反响最好、印象深刻的地方(就这两页吸引来了一位记者,后面再叙);“音乐”“政治”“帝王”“哲学”这些版块找了对应的意象做剪影,一个图就可以完成联想;人名标题用搜索框是不是有点互联网气息?“小羊吐槽”的那团杂草简直就是年轻人吐槽的真实写照好伐?“小羊看牛人”的眼镜和犄角,同事小姑娘看了激动地喊“村长,村长!”

小羊兄收到书说:“细看内里,看到的都是你们的细心。很满意。”这时才欣慰,那些偏执和自找的麻烦都是值得的。

好了,为了防止我掉入自我感动的漩涡,还是赶紧爬出来回到正题吧。

王小羊最近忙什么呢?他现在的职位身份也变化不少,要开的会越来越多,要管的行政事务越来越多。一人编导主持五档节目,他说对不住粉丝,第二季《牛人传》视频等了很久终于上线了!第二季稿子差不多都好了,还想把《牛人看电影》这书先出了,只能四五点起床挤时间看书写文章。

有个插曲特别搞笑,前一阵《知音》的一个记者打来电话说,看到《牛人传》书里开篇个人简介那两页,觉得他的个人经历很励志,设计新颖印象很深刻,想要采访他。其实节目的粉丝和高校演讲中提问者更多的是男生,可能是王小羊身上有不是身高和外形带来的那种男人的坚定和力量。万万没想到吸引了《知音》这样一部大名鼎鼎的女性刊物啊,我和我的小伙伴完全哭笑不得脸。

《牛人传》的图书宣传会继续,北京十所高校巡讲以及更多的地方。我们今后该做的还有很多,还想做的更好。只不过更加释然,我们的人生不只是这一天、一年,我们的生活也不只是一本书、一个节目。至于那些梦想、那些目标、所谓价值、所谓成功,就把王小羊的那句话送给你我,送给刚刚上路并且一直在路上的年轻人吧:

慢慢来,别着急。

相关文章

  • 慢慢来,别着急 ——《牛人传》编辑手记

    第一次知道王小羊是顶着暴风影音这个牌子,看了他们忽悠的PPT。 第一次看到人的样子,我点开他讲史铁生的那期《牛人传...

  • 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期待

    “别着急,慢慢来,别着急,慢点跑,总能赶得上,别着急,会摔倒的,着急啥了,慢点,稳重点,路上慢点”。 “别着急,慢...

  • 期末

    别着急,慢慢来,你会写完的,inner peace

  • 别着急,慢慢来

    别着急,慢慢来,总会遇到不好的事情,总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别忘了微笑,别忘了给自己打打气。 别着急,慢慢来,理解别人...

  • 手绘打卡第七十三天

    今天的题目是“大手牵小手,慢慢来,别着急。”

  • 别着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希望你别着急 别着急 慢慢来 慢慢来 对于身边的一切 都别慌别忙 该来的总会来的 该走的你也强留不住 我只希望 你...

  • 2017-10-16

    有点手足无措,要振作起来,慢慢来,别着急。

  • 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慢慢来,别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编辑手记

    8月22日凌晨,收到继元的微信邀请,随即加入兴伙伴志愿者群,成为公主岭地区的简书编辑。 于是,在简书管理员名单落户...

  • 编辑手记

    教育行走公号刚建起的时候,我写过一个系列,叫"编辑手记"。记录着大家的工作状态,也表达着我的想法。这个系列好久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慢来,别着急 ——《牛人传》编辑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pg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