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卷一
第四:金匮真言论篇
“金匮”,古代帝王藏放圣训和实录用的金柜子;真言,此篇论经脉之道,是养生理论中的核心言论。
经典古籍大都内涵深刻,其中道理需读者心领神会而获得。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故此只能各得其所。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人的神气血脉都生于精,所以说精是生命的源泉。因此能做到在冬季,内藏精气不外泄露的人,外邪就无法伤害到他们,春天就不会得温热之病。
夏天天气炎热,阳气旺盛,大量汗液代谢祛暑,如汗出不透,就无法完全消除暑气,暑邪滞留在肌肤腠理的话,秋天就会生疟疾。
这是大多数人诊察身体病症所遵从的一般规律。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所以说,阴阳之中,各自也是分阴阳的。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阴也;故人亦应之。
白天属阳,从一天的清晨开始到中午,天的阳气渐渐加强,属于阳中之阳;从中午到黄昏,天的阳气渐渐衰弱,属于阳中之阴;
夜晚属阴,从黄昏到鸡鸣时分,天的阴气越来越强,属于阴中之阴;鸡鸣时分到天亮,天的阴气越来越弱,属于阴中之阳。
人体的阴阳转化也是和天一样的表现。
(尊重原著 尊重经典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