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皮亚杰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皮亚杰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 爱就一起成长_ce77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11:21 被阅读0次

导语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虽然儿童经历这几个阶段的发展速度可能不尽相同,但是都不可能跳过某一发展阶段。

同一个个体或许能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活动,这在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转折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下表概述了皮亚杰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经历四个阶段时的大致年龄以及每个阶段的主要表现。通常,最令家长崩溃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具体情况查看以下例子)。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这个阶段的婴儿或年幼儿童通过他们的感官和动作技能来探索周围世界。

最初,所有的婴儿都有本能的反射行为。接触新生儿的嘴唇会引起吮吸;把你的手放在婴儿的手掌中会引起抓握;这些行为以及其他一些行为都是本能的,是儿童建立最初图式的基础。(图式schemes:年幼儿童表现出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在这个阶段,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容易干涉的就是阻止孩子吃手指(我自己也做过这样的蠢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吃手指这个行为应该是孩子为了探索这个世界在做准备。他们用嘴巴来感受自己的手是否受自己的支配。手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他们用嘴巴来学习我们的环境。

这个也就是蒙特梭利里面提到的口欲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将孩子的口欲期打破,那么在将来的某个时节点,孩子会重新爆发口欲期。(叶子就在5岁左右爆发了)

通过“发展心理学”和“敏感期”内容的学习,我意识到,孩子的吮吸手指只是在为自己用手来探索世界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如果现在基础不稳,将会影响后面孩子的探索能力。大自然的伟大就体现它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孩子会在将来再次的将自己的这个基础打好,之后才更加积极的去探索世界(敏感期在后面某个时点需要得到补偿)

感知运动阶段的另一项发展标志是客体永久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必须认识到客体作为物质是恒定的,即使它不再眼前也仍存在。一旦儿童意识到不在眼前的客体仍然存在,他们就开始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这些食物,从而能思考这些事物。

例如:我们拿一个球放在孩子面前,用一块布盖着。孩子不会去将布移开,而是认为球不见了。随着儿童的长大,我们做这个游戏的时候,他们会去将布移开,这时他们就已经形成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

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有更强的能力思考食物,并能运用符号表征事物。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以下几个特征:

1. 集中化:仅注意情境中的某一个方面。在下面的视频中,儿童可能认为倒入较窄的容器中的果汁变少了,这是因为他们仅注意到容器的高度而忽视宽度。


皮亚杰第二阶段 前运算——守恒任务_腾讯视频

2.   可逆性:指改变思维方向从而回到起始点的一种能力。

之前网络上传出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就非常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这样可逆性的思维。

问:你有哥哥或弟弟么?

答:有的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他叫某某

问:那某某有哥哥或弟弟么?

答:没有

3.   自我中心: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完全一样。

在捉迷藏的时候,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知道孩子处于这个阶段。如下图。相信所有家长和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时候都有一段时间是这样子的吧。

3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在心智能力方面,虽然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儿童比运算阶段的学前儿童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但是他们仍不能像成人那样思维。

佛拉威尔将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描述为:采用“一种缺乏想象的、具体的以及注重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离不开他们眼前的可察觉、可推理的现实世界。”

例子:NONO(我的外甥女)做二年级数学作业,作业的题目如下:二(1)班的同学排队做操,站成了8排。前7排每排站6人,第8排只站 了5人。请你算一算: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第一种方法非常简单:6*7+5=47人

第二种方法:6*8-1=47 人

我在教NONO第二种方法时,自认为已经讲得很明白,但NONO就是不懂。我先是画了一幅图

让NONO一边看图一边听我讲:第8排不是欠一个人么?那么我们先假设这里有一个人,用红色表示。那么,现在就是个人了,8*6=48是不是?

但是,刚才假设的那个人是不存在的,那么就从总数里面去掉,减一个。8*6-1=47,答案就出来了。

我用这种思路解释了好几遍,但是nono就是不明白。

叶子妈妈实在看不下去,把NONO叫到身边,也画了同样的一幅画,解释:“这个班排队排成这样子了,对不对?前面七排每排6个人,最后一排就5个人。这时候,叶子看到有小哥哥小姐姐在排队,觉得很好玩,也想去排队,然后也跑到队伍里面排到了最后一排。这时候,数数的人正好在数数,8*6=48。数好了以后,就去报告老师了,我们班有48个人。

你觉得数数的人数对了么?”NONO回答:“不对,她把小叶子数进去了,小叶子不是这个班的。”叶子妈妈继续说:“那怎么办?”NONO说:“哦,那就得减掉一个,8*6-1=47。”

叶子妈妈听后很高兴,藐视地看了我一眼,我非常不服气,并把NONO叫到身边,出了一个类似的题目,想检验一下NONO是否真的明白了,NONO正确地解答了我出的题目,并且能给出解题过程。

学习了发展心理学,我才明白这个阶段的nono还不具备非常完善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身边的人物或者生动的例子去解释问题,她反而就能非常快速的理解问题。

现在小学1-3年级陪着孩子做作业的家长不在少数,并且很多处于崩溃边缘。在教NONO的过程中,我也是极度崩溃的,怎么就听不懂呢?

其实不是您的孩子笨,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没能给出适合孩子的解题思路。如果用正确的思维与孩子沟通,相信会事半功倍。

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在青春期开始前后,儿童的思维开始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思维是成人思维的主要特点。青春期的儿童开始具有抽象思维,能够了解各种可能性,而不受眼前具体情形的限制。这种能力的发展一直持续到成年。这里我们主要谈论前三个阶段,因为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跟孩子沟通,我们就不赘述了。

相关文章

  • 皮亚杰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导语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

  • 皮亚杰心理学理论

    雷素敏坚持原创分享1481天,发展心理学第二讲皮亚杰心理学理论,学习笔记:说到皮亚杰11岁就发表论文,15岁就研究...

  •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

  • 《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的研究。 认知是人类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心理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

  • 在家早教

    ———今日悦读——— 【0225读书感悟】 【书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理论点】 1、婴儿思维发展:皮亚杰认知发...

  •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是当代发展心理学最有影响的理论,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若干阶段,基本上以以下四个阶段为主...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 Day2-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理论大致分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维果资基,皮亚杰,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在精神分析发展观里,佛洛依德的人...

  • 泛灵论的一点启示

    今天读发展心理学学中皮亚杰的泛灵论。他说年幼儿童经常表现出泛灵论,即为无生命物体赋予生命或者生命特质(如以...

  • 读《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 实践——生命与心理的本源

    读了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之后,发现他的研究方法是实践,而儿童心理学理论也是围绕实践观察这样的方法展开的。一个婴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亚杰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指导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bo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