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啦,妥妥的一枚中年妇女。
这话要是被二十来岁的我听见了,肯定要气愤地隔空喊话,你就这样心平气和地认定身份了?
十年前和小姐妹聊起三十岁时,两人一脸惊恐。结了婚、生了孩子,身材发福邋里邋遢,每天绕着锅台转、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聊天的内容全变成孩子、男人和菜市场的行情波动,哪里还能给诗和远方留有余地。
生活伸出一双大手把所有青春的泡泡捏得嘎嘣响,吓得二十岁的我们一哆嗦。
我被扔进柴米油盐里也哆嗦适应了好长时间,等到缓过神来倒也觉得还行。虽说被工作摧残、被杂事包围,衣食住行事事皆要费心费力,但比起二十来岁的缥缈,家人孩子亲情这些实打实的牵绊让我稳稳地落在地上,放弃虚无,脚踏实地,心里很安稳。
我得感谢时间馈赠给我的人生感悟。
1、别用力过猛,不管对生活、成长都要找准自己的节奏。
一直以来还算对自己有点要求,但去年一整年却用力过猛,迷失在各种网课里。一开始是想学点东西充实自己,后来就变成另一种形式上的买买买,从衣服变成课程,从美的满足到精神饱满。
被营销文案打动的、只试听了几分钟就买的、同质内容重复购买,攒了二十几门,实际听完的不过五六门课,至于学到的记住的能用上的就更少了。
看上去我是在为自我增值消费,实际上我是用买和囤的动作来化解焦虑。焦虑自己错过资讯,焦虑学得太少太慢,焦虑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别人都年薪多少万了,我不能再混吃等死,我得努力奋斗拼搏。
只是我忘了,如今在自媒体的舞台上流量大V的那一批人,至少十年前就开始笔耕不辍,不是记者就是纸媒编辑、专栏作者,早已写了几百万字,才能在现在的自媒体风口一冲上天,支持他们的是十几年的功底。
而我却想通过各种课程上总结的短时间崛起的窍门一跃而起,这明显是不现实的,最后只能把焦虑留给自己。
我得有自己的规划和节奏。如果说,未来的十年我不想过得和现在一样,那就要从现在开始考虑。我想去哪里,这一路有什么障碍,我有什么工具,怎样去。
找准自己的节拍,不盲从,不急躁,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是我以后都要用功的功课。
2、 就算亲密关系是最难处的关系,依旧用心用力,因为只有它们能给予触底的温暖和慰藉。
亲密关系这东西,真跟两只刺猬一样,挨得近了总是互戳。越是呆得时间长,越是看不顺眼,耐心礼貌、克制温和这些东西都留给别人,而把横挑鼻子竖挑眼留给身边人。
因此,到底要保持怎样的距离,不被扎还留有温度,就得多扎几次,一次次调试之后最后才能找到最佳距离和姿态。
不是没事找戳,只因这个身边人,虽然一句话怼得人想喷火,虽然有很多的毛病,虽然说不出三句好话,但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却也是他在旁边陪着,携手走过难关。有他在,就心安。
在亲密的人面前,我们卸下防备和面具,龇牙咧嘴,任性,慵懒,放松,却也最容易打着爱的旗号,挥着小鞭子一刻不停指使他们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且美其名曰“为你好”,只是却忘了,在畅享婚姻关系带来的安稳和宁静时,允许自己做自己,却不许他成为他。
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有的只是一个人更多地顾念另一个人的心情。要是懂得,赶紧珍惜。
在这场关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缺失的那部分自己,找到了,足够抵御世俗的寒凉。
3、继续试着温和而有力量
温和且有力量,是现阶段我的认知里一个很理想的状态。
早些年间,不知道哪来的火爆脾气,除了大姨妈报到时的烦躁,有时就连买个水果都想和人吵一架。总觉得据理力争,吵出个一二三来才不愧对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真态度。
后来想想,典型的愣头青。
据理力争是种表明态度的方式,但没必要咄咄逼人;能用温和的语气条理明晰地说清楚,就没必要扯着嗓子吼。底气也不是靠嗓门得来的。
温和的人,懂得生活和别人的不易,收起内心的妄自尊大,愿意俯身聆听周围的声音。
而力量,在于遇事但不怕事,有自己的应对法则和行为准则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始终迈着不慌张的步子往前走。
以后的我想再勇敢一点,多些好奇心,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更多的链接;在码字的道路上自由奔跑,跑得久一些也跑得远一些;继续探寻未知的那部分自己。
祝我生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