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作者: 南方散记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07:38 被阅读0次

    群友修行ing出的题目是《人到中年》,我理解此处的“到”大概是刚至的意思,也就是从青年步入中年的交界地带。关于中年的定义,我也百度了一下,比较集中的说法是45-59岁,也就是说45岁以下算是青年,60岁以上才算是老年。这多少是有些颠覆了我从前的印象,时代还真是变了,过去50在我心目中就是妥妥的老年了,如今却还是稳稳的中年,有些哑然失笑,不过也还能坦然接受,貌似现在的50是没有过去那么老。按这个标准来区分,我在中年段中还处于刚至不久的阶段,多么美好,还真挺安慰的。

    假使不对着镜子检视自己正在衰老的面容,我也确实从没觉得自己正走向苍老,似乎精力体力都还在,也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常常不肯承认已经人到中年。这当然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可是只要不去想,它就真的没有变老吗?从生物变化的层面来看,肯定是不可能的,返老还童,客观现实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神仙剧里除外,但如果不去多想衰老的事实,反而不断强化依然年轻的心理,对个人的心态还是能发挥出一定作用的。至少我心里是很认可这个观念的。

    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学习的政治课,当时便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有一种死板的认知,觉得唯物主义是物资的,就是客观存在,就是好的,就是像真理一样的存在;而唯心主义就是非物资的,把思维意识当作第一位,就是不好的,有种特别不靠谱的感觉,而且书上也强调,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所以一旦有人强调意识的作用,指出意念的影响力时,就会毫不犹豫地批判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是要不得的。现在想来,多少是有些过于武断和绝对了。

    比如人们常说,“心若灿烂,不惧忧伤”,“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它强调的就是意识和心态的影响力,靠个人的意念来应对我们在生活中所遇的坎坷与艰难,当内心充满力量时,我们可以无所畏惧。不得不说,这种潜意识的行为经过反复地打磨,终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生病了,同样的治疗方法,有的就能很快好起来,有的就难以好转,甚至于很快丢命的都有,这当然也有个体的差异,但不排除个人心态的好坏因素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果意志力强,心态好,人是不容易被打倒的,反而会像打不死的小强,越来越富有斗志,越来越变得坚强、勇敢。人生中所有的较量,都会普遍存在一种你强它弱的现象。正如尼采所说,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在我看来,哲学家的这种强大,正是一种心态,一种意念。

    其实说这么多,只是发现,人活着活着,心态就慢慢变了,曾经坚定的东西,慢慢也会开始有些质疑,曾经否定的东西,渐渐也会开始选择相信。人是在成长中不断变化的,思维、认知、心态,包括身体都是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变才是永恒的不变,每一个逝去的瞬间都包含着我们的改变,都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在这样的变化中,我们终将选择更加中肯地看待人生,更加注重对内心的修炼,主宰自己命运的终究只能是你自己。

    人到中年,原本是个沉重的话题。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活着憋屈的中年。好像前不久还写过一篇文章,提到过姜文的那篇《狗日的中年》,很奇怪找来找去也没找到,怎么也想不起在哪篇里提到过。渐渐变得易于失忆,莫非这也是中年的回馈。可是,面对中年,今天却没有那么忧伤,或许是45-59这个中年标准发挥了独特作用。

    怕什么呢?45岁后,一般来说,孩子基本不用太操心了(当然现在放开生育的机制下,有一小撮人到老年可能还得养小,比较小众,不具代表性哈),幸运的话,上面的老人如果身体也好,就基本上是迈向了人生最惬意的时光。这一点其实从简书众多坚持写作的群体来看很能说明问题,真正有闲有力也有些钱的阶段,正是新时代的“中年人”。如此一想,人到中年还真没那么可怕。

    年轻人忙于事业,忙于教育孩子,忙得两脚不沾地,忙得团团转,忙得焦头烂额,基本上都是这种状态。这样的年纪,正是大好的青年时期,充满活力,精神抖擞,敢想敢干敢闯。某些老同志总会老气横秋地说道,年轻就是好呀,好羡慕你们啦。那语气,仿佛自己没拥有过年轻似的。谁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谁难道没有体会过奋斗的艰辛,初入尘世的艰难?只不过那时候人年轻,精力整体还是要更强一些,于是会觉得还有大把的未来,也就能扛得住一点,也会更加多一份期待。这些才是支撑着年轻的我们勇敢地去面对一切挑战的理由,不至于那么脆弱,不至于那么胆小,但不可否认,压力与艰难始终是存在的。

    那再看看少年时期,好像我们始终有一个概念,“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真的没有愁滋味吗?好像也不尽然吧。这些年一直喊着要给这些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减负,为什么呢?很明显,他们也并不轻松是不是?可是真正又减了多少呢,只有上帝知道!

    再往下走,婴幼儿呢?他们应该毫无压力,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了吧。可是你想,他们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哪一种表达不是要靠哭泣来沟通,一旦这种表达方式得不到准确识别,任凭他们哭得多么卖力,也只是伤了自身的元气,知音难觅呀?可见也不是那么事事顺心,也有诸多不美妙的地方。

    所以,人生哪个年龄阶段是好,哪个阶段又是坏呢?在我看来,都无所谓好与坏,每个年龄段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都有它必然的使命,每个阶段都得完成,否则人生就不能完美了,因为每一场我们无法提前跳过。从婴童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再步入中年,走向老年,就像一年四季,只有顺时而生。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奔放,秋有秋有富足,冬有冬的内涵,哪一个不是充满着独特的魅力呢?瞧瞧,人生也莫过如此呀。

    人到中年,估计大多数人都将会开启减法生活,开始学会悦己,开始做一回真正的自己。走进中年,开始有一些闲时光,开始有一点小积蓄,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有一个不算坏的小身板。不排除有些零件的故障,但好在还不影响正常的运转。有钱有闲有体力,想要做一些愉悦自己的事就简单了,这真正算得上是中年给我们最美的馈赠了。

    那么,面对中年,不要再犹豫,更不要再纠缠过往。我始终相信,属于你的,在这样的年纪都基本成形,不属于你的,就算你削尖脑袋去争取,也不定能成。人生终有一些定数,是我们走着走着就渐渐明白的道理。这既不是什么宿命论,也不是什么消极思维,而是人的性格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它从来就如影随形的潜藏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一旦你想明白了这些,你的心就会更多一些顺其自然,该放下的就放下,不必为难自己。

    有能力去做一回自己,是何其有幸!有些人一辈子陷入纷争中无法自拔,直到退休还是心中忿忿不平,这样的人结果肯定不会太好,相信大家也认可这个道理。

    曾经单位有个中层干部,家庭条件还不错,给儿子买了房,九十年代末算是一笔不小的财产,这个老干部一辈子很计较,找了个儿媳妇,为了防止儿媳妇分财产,硬逼着儿子要做财产公证,儿媳妇当然不能接受,最后婚没有结得成,请柬都发出去了,闹了个大笑话。

    说实话,你这样防贼一样防着人家,那又何必娶回来呢?那个年代也没像现在这么开放。现在还好,女性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真正一心去惦记人家财产的并不多了。后来他儿子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女孩,这个老干部又嫌弃女孩子文化水平不高,配不上儿子,而且家庭条件也无法跟他们家门当户对,但儿子最终还是娶了这个媳妇,结婚后听说还是各种挑剔,总是挑唆小两口的夫妻关系。老干部退休后不到一年时间得了脑瘤,死了。

    大家都说老干部就是过于计较,过于小气,防备心太重,才得了这样的重疾,退休金也没有享受到。是不是这个原因当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人生确实是过得太拧巴,什么都计较,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人都死了,大家还在议论,有人还为他的媳妇庆幸,要不是他死了,那媳妇哪有日子过,横在小夫妻之间,做儿子的哪里会不偏向自己一贯在家中有权威的父亲那头呢?那儿媳妇岂能不受罪?

    人生该大度就要大度一些,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得失心太重,终无法多得,反而失去更多,真正得不偿失。

    走进中年的你,也算是带着一身人生智慧而来。那么,让我们真正悟透人生,不再讨好,不再委屈,不必伤怀,亦不必失落,最艰难的时刻都已过去,我们又何惧未来。未来正来,让我们敞开怀抱去拥抱属于我们的新旅程,享受美好中年时光!

    (2023.10.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到中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ok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