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行者慎思的微信分享,特此感谢。
在近期参加了简书-产品交流微信群组织的一次微信线上分享,@行者慎思带来的《微信发展历程中的必然和偶然》,而当天也是微信小程序公布内测的第二天。
在分享中,回顾了微信的发展路径,微信的前生、微信的对手以及总结了微信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和偶然。当然里面是干货满满,也至于已经过去一周了,才开始提笔写这篇文章,因为一直在消化和理解分享的内容。
在分享中,@行者慎思反复提到过一个词,那就是“插件化模式”,不管是在微信的前身——QQ邮箱中,进行社交尝试,还是在微信中最初的公众号、支付,接入滴滴、京东等,都是类似于插件一样的存在。甚至最近刚刚发布的小程序,未来发布的小程序,也更像用户为微信安装的插件一样存在。
这里提到的“插件化模式”,恰好与我之前发表的文章《浅谈产品的功能边界》有点不谋而合,插件化模式,也类似于提出的产品的功能边界的观点。
在文章中,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 产品的功能就如同乐高一块块独立的积木,而产品就是通过不同积木组合,依据业务需求和产品经理的一点奇思妙想,拼出来的模型。而积木与积木之前拼合在一起的只是那简单的几个卡扣而已。一旦某一块积木出现问题或需要调整,只需要动到那一块积木和与之相连的即可。
如果将微信进行分拆和解构,其实就会发现微信更像是一款聊天工具,增加了很多的插件。当然,这里的插件,不会像垃圾插件一样,表现的多余和臃肿,而是恰如其分的出现在适合的位置。
其实,你打开微信的我,点击设置,通用,进入功能,不管是语音记事本、微信运动,就连附近的人、摇一摇,也都是功能插件的模式存在的。
我—设置—功能最能体现微信插件化模式的有两个页面,一个就是发现,在一个就是钱包页面。
发现 钱包那为什么选择用插件化模式呢?
一方面,是可以降低试错的成本。就如同在当初要上公众号时,最初是做了两个插件功能进行尝试,微博阅读、腾讯新闻,腾讯微博由于不如新浪微博,所以微博阅读不行,所以微博阅读下掉了,但腾讯新闻给新闻带来了很大的高质量的流量,也将腾讯新闻达到现在的位置。尝试乐新闻阅读的可能,微信将此功能最终演变成公众平台,因此让微信成为最大的内容分发及阅读平台,微信也成了最大的浏览器。
另一方面,就是功能的可复制性。在微信前身QQ邮箱阶段,就进行诸如广播、QQ离线消息、订阅中心的尝试,而当微信时,就直接进行了功能的迁移和对微信的适配调整。
在我的文章《浅谈产品的功能边界》时,提到了两个好处: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功能应该是独立和模块化的,产品只是根据业务和用户体验,在不同的页面,拼接不同的功能模块,从而达到产品体验的最大化,同时使产品富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特性。
通过借助产品的功能边界,去设计功能,从产品金字塔最低端的细小功能点一点点去设计,到后来功能块、功能、页面,乃至整个产品,看似是个完整的整体,其实里面又独立者大大小小的个体,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独立又紧密配合,来达到整体的配合,无疑这是最完美的情况。
当然,正如乐高积木一样,有些人可以将乐高积木拼接成个很富有想象力的模型,获得人人称赞,也有人缺乏对产品的理解和巧思,导致产品尽管按照插件化设计了,但依旧臃肿不堪。
其实不管是插件化模式,还是其他模式,总归是个实现思路,最核心的还是要对产品的理解,正如在分享中,@行者慎思提到的一个,微信在发展过程中, 每个功能都是当下阶段所需要而补充的。清楚的知道产品的定位和当下的最需要的、最需要补充的,才是最关键的。插件化模式只是最终实现的一个思路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