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作者: 勿尽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9:22 被阅读51次
离别

    拖了好久才写“离别”这两个字。

   古人“离别”的诗句太多了,不作感受。只谈最近对“离别”的理解。

    经历过了别离,才懂的离别的味道。

    记得三月二十七号那天,我送她离开。一起坐公交、进火车站,在站台看着她进入车厢,找到位置坐下。看着车发动,目送火车缓缓离开视线。整个过程就好像演电影似的,只不过我们都在笑着,手机也通着话。回来后,整个人无所事事。脑袋里一遍一遍的回忆当时的情景。在想着是不是当时就不该送她呢;抱着的时候,是不是不放手她就不走了呢;当时车厢里好多人,是不是不太安全,是不是应该陪她回家………

   大多数人是最不喜欢离别的吧?离别就像愁绪,没有思路,却又不得不在其中百转千回;离别像诗,独上高楼,却又不得不在其中寻寻觅觅;离别也像救,入口辛辣,却又不得不在其中惆怅徘徊。离别最能带给人的是思绪,是分别的人在脑海里不断的记忆回放。最难最痛苦的不过为别而已。

   

离别

   只是直到最近,忽然之间明白过来,这是自己的懦弱。自己不能送她,又舍不得她。就把自己放在卑微的边缘,从而让自己在痛苦中,得到道德的抚慰。我们喜欢把脆弱或受伤害的一方放在道德线上,从而得到多数人的认同。曾经我是最害怕离别的,不喜欢空落落无所依靠的感觉。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自己的无能为力。

   离别是让人成长的契机。离别是我们在一起时,已经满足不了对方即时的要求,或远方有需要 对方不得不离开。离别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从这方面来说,离别也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吧。

   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能做的就是与时俱进,经历一些事情,明白一些书中浅显易懂而不会用的道理。经历多了,就看清了。看清了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时候,我们才是我们,我们才能更好的追求我们想要的。这也是离别后,我们该做的。

   前几天听过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有遗传病史的家族,右手天生只有两个手指。因此,祖祖辈辈一直在马戏团里扮演小丑。巧合的是,后代有一个孩子,没有遗传这种病,右手健全。这个孩子因为祖祖辈辈是演小丑的,而自己多出三根手指而恐慌。为了继任小丑这个职业,最后把健全的手指去掉成两根手指。从而继承祖业。这个故事说明,这个孩子存在病态的 求同心理。明明自己有条件可以成为最好的人,却因为对认知有限,不想异于身边的人,而削足适履。我们不同与他人时,就该思考我们做的对不对。

离别

   我们都是一个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没有一样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与命运。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追求自己的路。每个阶段,我们都有共同行走的朋友,一起前行,一起成长。但到了岔路口,就该分道扬镳了。追求自己的路,要相信前方还有人在逐渐变好,在前方等着你。

   离别就是成长,让我们继续前行吧。

相关文章

  • 己亥元日远行

    少不惜离别, 离别复离别。 而今厌离别, 离别复离别。

  • 离别,离别

    2019年2月17日,天气阴,没有一点阳光,我要回广州了。在广州也读了快两年书了,自己一个人离开家去广州也好几次了...

  • 离别,离别

    外婆已经连续几天吃不进东西了。 她安静地躺在太师椅上,面容憔悴。见我们来了,张开嘴想要说什么,但张了张了张嘴便顿住...

  • 还有心跳2

    离别 离别最是伤感 死亡 死亡也是离别

  • 伤离别

    人这一辈子,离别是常会遇到的,与亲人离别,与爱人离别,与朋友离别,与同学离别。离别有短暂离别,有长久分别,有生死两...

  • 离别呵,离别

    好几次离开家时,父母都没有在院门口送我了。 母亲的病不允许她再出家门了。 “妈,爹我走了。”我头也不回地告别...

  • 离别再离别

  • 离      别

    离别是伤感的; 离别是哀伤的; 离别是难过的; 离别是无奈的; ........

  • 诗与远方

    花落之时人离别 离别之时又奈何 奈何世间多离别 离别之时又花落

  • 道理我也懂 可我还是难过

    家人会离别朋友会离别 经常离别的人依旧适应不了离别的难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tr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