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名家介绍

作者: 书生爱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4-08-11 17:16 被阅读0次

1919年,郑觐文以“中西音乐归于大同”为宗旨在上海成立的“大同乐会”,初创现代民族乐队建制,集演奏、培训、曲谱整理、乐器制作为一体,全面系统地研究、整理了中国传统音乐,为国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33年大同乐会32人合奏的《东方大乐》等演奏曲目被拍摄成彩色纪录片,参加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展映,首次亮相国际舞台,为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1.金祖礼

上海人,民族音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精通江南丝竹的演奏,素有江南丝竹笛王的美誉,撰有《丝竹史话》和《上海民间丝竹音乐史》。1931年加入大同乐会,向郑觐文学古琴。1941年组建中国管弦乐队,任副队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专注于江南丝竹音乐的整理。


2.卫仲乐

江苏无锡人,音乐演奏家、教育家。

卫仲乐在大同乐会期间致力于民族器乐的演奏事业,通过演奏《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乐曲,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


3.程午嘉

上海人,音乐教育家,乐器改革家。

1921年加入大同乐会,向郑觐文、汪昱庭学习古琴、琵琶,其间深受郑觐文乐器改革思想的影响,积极推动琴、琵琶、箜篌、忽雷、笙、竽、埙等乐器的改革与发展,并制作六相十八品的琵琶、定音笛、鼓琶等。

4.柳尧章

浙江宁波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大同乐会期间主要帮助郑觐文组建乐队和改编乐曲,同时负责乐队的训练工作。与郑觐文共同改编了《国民大乐》,其改编的《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曲》等曲目使大同乐会在国内外获得很高的声誉。此外还教授卫仲乐、许光毅等人琵琶、小提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培养了一批国乐演奏大师,为大同乐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许光毅

许光毅:上海人,民族音乐家。

1930年加入大同乐会,拜郑觐文为师学习古琴。1941年与卫仲乐等人组织成立“中国管弦乐队”,1944年和金组礼创建“礼毅音乐研究室”,后扩大为“上海国乐研究室”,组建“民间国乐团”,为推广古琴,培养新人不遗余力。1952年任全国第一支专业的民族乐队—上海民族乐队的副队长。为保存文化遗产,晚年花费十年时间整理古琴谱100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曲艺名家介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cr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