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这些心里事,先写什么好?
在张爱玲眼里,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但在我眼里,青春好比一盏燃在冬夜里的煤油灯,虚弱而显得细水长流。
艾略特曾有一段思绪“我被那缭绕着、紧抱着,这些意象的幻想感动,一种无穷地温柔的,无穷地痛苦的事物的概念。”使我深深地误入了其中的痛苦,不是因为同情这些潜在的痛苦,不是因为我的心灵脆弱到无法承受,不是因为我想要寻找些寄托来宣泄不满,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每个人都会说的那句——我太难了。
倘若不能在两者之间徘徊,对立面总是给我们带来疼痛,那么这世间除了痛苦和快乐,还有多少人兼合喜怒哀乐?我不相信,孤独者和寻欢者在夜幕低垂的时候,还能享受着那抹不属于自己的昏黄,我不明白,做人,为什么我不喜欢只处在一个阶层,相反,我想要尝试但又害怕伤害自己怯懦的心灵,看吧!一切是那么的矛盾虚伪。
好久不敢提起矛盾这个词,现在说起,总会有些微微震颤。但不管怎样,社会总会明确分工,公平分工和不公平分工,二者或许都发生在你身上,又或许偏袒于某一方面,说到底我还是扯到了一个一直想要避开却不能视而不见的话题——战胜自己。
不管三七二十一,二十一岁这个年龄,言论战胜自己,确实很可笑,为什么可笑,是因为没有资格?
有的人看你清清楚楚,然而你却不甘她的三言两语一下子把你看通,越来越明白生活的疾苦,越来越明白善行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楚自己不够努力,越来越显现自己的安于现状,但也来源于圣洁女神对我的劝告,如果没有她的催促,或许我不会如此维护自己这般感性世界。
我就像一面镜子,希望有人把我看透但又不希望有人把我看穿;我就像一片海水,渴望自由自在但又不希望与陆地脱离;我就像一朵六月玫瑰,害怕它七月的凋零但又爱戴它六月时有趣的灵魂。
我是自卑的,但我为自己的自卑而感到骄傲,或许你看到了这样的我,会有所为有所不为,至于什么样的我,我也不能长篇大论,因为我一知半解,我只是心里觉得骄傲罢了,幸运有这份潜藏的自卑罢了。
曾经去过一个私人博物馆,小型的、四周可以围观的、带有佛系意识的,印象里是这个样子,记得那天我以一种仪重的态度参观完了所有陈列的东西,我大概是这个样子,什么东西都喜欢泛看,不喜欢看个究竟,所以没有陈列出来的我不敢看也不敢想。
里面有一位大叔对于来客不怎么搭理,你看你的,他做他的,他做的太多,可你却什么也看不懂,我很好奇他这样的行为,与常人相比,盛是奇怪,我忍不住问出口,他只说了一句话——相信你所看到的。
“哦!”我是恍然大悟还是假装明白,后来我从未去思考过,但这句话,从他的口里说出,一直驻扎在我的心底。
举这个例子,有无意义,只是想让你相信你所看到的。毕竟我说了,二十一岁是个晃荡在摇篮里的年龄。
现在的我,好想随着家门口那列不知去向的火车,一直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