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陈大爷,欢迎来到我的思维国度,在这里我们将持续展开人生旅途上的冒险和冲击,你准备好了吗!
文|陈大爷的衬衫不带扣
【一】
前一阵子,好朋友小Y找我说,最近自己开始意识到每天看电视剧玩游戏很浪费时间,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要认真去学习或者看书的时候,总是静不下心来,时常会被手机影响,而且往往一拿起来一下午的时间就没了;明明很清楚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可就是控制不住,宁愿把时间耗费在手机上,也不愿逼自己一把,好好去学习。
我也没怎么开口,就问了小Y一个问题,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结果他支支吾吾,半天都没有回答。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知道需要通过好好努力来改变自己,但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出现像小Y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是你不想去努力,而是你缺少一个确立的目标和方向。
做到心中有方向,心有所守,便不再深感迷茫。
我们时常会被外界打扰,往往这些影响也是无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一个确立的目标,你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可能撞到头破血流也没撞出一条路来,所以内心常常会由于承受不住种种挫败而选择放弃。这时,危机感也就随之而来。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登山的路上不断前行,路很长,却也坎坷不平。当你追求的目的是登上最高顶峰时,前方的道路自然也会随之清晰,而途中的石子和杂草便不再成为你前进的障碍,因为你清楚的知道,它们阻挡不了你前行的步伐。
当然一个明确而远大的目标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更能让你沉下心来思考,矢志不移的向前方迈进,而往前的每一步,都将充满智慧和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大多数人即使知道了以后,仍然会不做,这就是你一直没有成长或成功的原因,没有之一。
我上大学时,有个很好的室友小L,有一天他跟我说,“兄弟啊,你说我们这些大学生,有追求有梦想是好事情,却往往好高骛远,忽略脚下应该走的路,殊不知回过头来还要经历这个过程。然而整天扛着“奋斗青年”的旗子,无厘头的找各种通往成功的捷径,却从来没有停下来学习和思考,提高自身的思维格局,就算最后真的成功了,也会欣喜若狂吧。所以我们才要比以前更努力,就为了有朝一日成功的时候,不至于感到突兀,而是坦然面对罢了。”
是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生活中,太多的人为了跟上快节奏,往往认为没有时间停下来总结和思考,他们缺的并不是永不停歇的心,而是停顿。
所以亲爱的,请不要把走捷径,当做你生活的重心。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是盲目的去做,多尝试着停下来思考,问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是否有前行的目标和规划,让你坚持下去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结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而这些,将是促使你更进一步的原始动力。
【二】
我们一天可能会处理十几件事情,而每一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并不完全相同,这时,我们的大脑思维就会自主地将每一件事进行理解和编排,如果认为a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以及紧急程度处于缓冲期,便会将它往后靠一靠。
所以,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今天放假一天,公司通知晚上要将活动策划书电子档完成,然后发到相应电子邮箱。
结果白天对着电脑看了半天,觉得时间还早,于是乎,便开始拿起手机刷刷微信,看起了电视剧,做一些觉得轻松、又能实现自我满足的事情,又或者就直接倒头大睡罢了。等到大脑开始产生焦虑,意识到需要着手去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进行自我缓和,我再把这剩下的半集电视剧看完,已经快结束了,看完就立马开工。
结果可能半集还没看完,便一直摇着鼠标去看进度条,看看到底还剩下多少播放时间,然后再根据现在的时间,算一下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去搞策划书。看吧,这时焦虑感接踵而来,因为大脑已经将这件事列入紧急而且重要的范围了。
于是,我们开始逼着自己专注起来,为了完成这件事情只能绞尽脑汁,甚至问问其他同事的完成情况,希望通过“傍同”心理来寻求一点安慰,后来发现实在没办法了,便会尝试去找各种捷径,草草了事,又或者干脆点就直接放弃了。
如果你有类似的情况存在,那恭喜你,你的拖延症该“治治”了。
我们很多时候总会错误的认为,把一件事情放在最后来完成一定是最有成效的,因为那会儿你不得不把自己逼得紧一些,而在我看来,速度是有了,效率却不一定最高。
所有的紧急重要事件都是由刚开始的重要而不紧急演变而来,而我们大脑是有选择性遗忘的,因为同时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太杂,所以一旦陷入太复杂的思考,大脑就很容易烦,而大脑一烦就会去想其他一些相对轻松的事情,如果你的自控力不够,就很容易出现上述的情况了。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给自己找借口,说没时间,难道真的就没时间吗,只不过是你将这件事的价值排序往后靠罢了。
当然,拖延症是可以有所改善的,找到方法很重要,自我驱动力、deadline、优先级顺序
以下两个维度可以帮助大家思考:
1、同样做一件事情,如果有喜欢的女生在旁边陪同,又或者有领导老师在附近注视着,你的表现是否会不大一样;
2、如果你要做的这件事情有期限要求,而且超过时间将会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影响,你的状态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好好想想自己的时间是否被高效利用,如果没有,请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在焦距外关注自己,保持内外状态一致,找到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在时间上夺回主导权,不是吗?
如果你缺乏驱动力,迷茫不知所措,可以阅读我另一篇原创文章《十年后,你跟同龄人的区别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拥有太少的时间,而是拥有太多我们不用的时间,时间去哪儿呢?你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
当然,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对于学习方法自然也不需要唠嗑的太多。要知道,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空杯和不断归零的心态。
最后补充一句
思想的巨人,通常是行动的矮子,脚踏实地地做事才是人生第一哲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