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是否曾有过伏案疾书却被人视为流水账的时候?
你是否有过沉迷寻找Bug,却被同事一语点醒的时候?
你是否有过认为自己的产品完美无瑕却被外人吐槽甚多的时候?
一定有,因为当我们沉进去一件事的时候,一定会迷失自我而缺乏方向感。
而此时,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去看本体,像一个外人一样的陌生视角。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你平时所熟知的东西中还有很多不为你所知的东西。
想必大家都明白这句诗的意思,正向理解即为,当我们站在了某件事物的局部时,会看不清整个事情的详略。反向理解即为如果我们想看清楚整个事情的奥妙,那就需要跳出事物本身去看这件事。
今年过年回家,家里装修了,很多家具都换新了,包括家里用了很多年的饮水机。
冬天冷,我拿着杯子去打水,热水流下来几秒之后,我的手却被水蒸气烫的不行,立马松了按钮,歇息一会儿来回再按。三次才把水杯倒满。
烫手饮水机我心想,以前也是这种饮水机啊,为啥现在倒水的时候会感觉这个明显的烫啊?
向我妈吐槽之后,她也没换,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过了几天,我也慢慢习惯了,再倒水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按着开关的最上面以防被烫,也不会意识到这个饮水机有任何问题。
到了正月那会儿,好多亲戚都来我家拜年,那天我路过饮水机恰好注意到了还在上初中的表弟在倒热水,他来来回回几次才将水倒满,当我看到这个细节的时候,又再次又意识到了,原来这个饮水机的设计有问题。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慢慢的意识到问题所以却又慢慢的感觉没有问题,直到再次看到有人再次使用的时候,我才会再次重新清晰的意识到这个问题。
原来,我上次是第一次使用这个饮水机,表弟也同样是第一次使用这种饮水机。第一次意味着不熟悉,不熟悉意味着一切的体验都是最自然的行为,不会带着思维惯性去思考问题,也不会刻意去规避一些事情。
同时,我们也有用饮水机多年的经历,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设计和我们平时习惯有较大差异。
至此抽象一下这种方法,即:发现问题 = 熟悉产品 + 陌生使用,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比如:
你是一个程序员,你熟知Java,却始终找不到Bug在哪里的时候,隔壁老王一眼就看出了某个语法问题。因为他熟悉,因为他第一次看你的代码,所以他能发现问题。
你是一个产品经理,你熟知Material design,却始终没有发现原来用户并不明白你这个表单符号代表的是分享。因为他不熟悉,因为他第一次看这个代码,所以你们都不能发现问题。
你是一位管理者,你熟知德鲁克的管理哲学,却不明白原来团队人心涣散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因为你熟悉,因为你已深入其中,所以你不能发现问题。
而此时,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去看本体,像一个外人的陌生视角。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你平时所熟知的东西有哪些问题。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何我们总是不能发现自己产品的问题了吧。
总结一下,如何在熟知产品的基础上,发现产品问题呢?为此,我们有如下几个方法去培养这种能力。
1.观察小白的使用行为,根据他们的行为去推理他们的思维路径,然后模仿;
2.把自己的做的产品放一段时间完全不想,然后找一个很疲惫的时间去用产品;
第一种方法看似简单粗暴,其实不然,观察某人的点击行为时,要去根据他的人物画像、性格揣测他的心理,去了解他为何会如此操作,然后不断的去模仿他的这种思考的方式并用于你自己的产品之上;
第二种方法就是尝试让自己暂时不去想自己的产品,让自己从熟悉过渡到不熟悉,然后从这个产品的局部慢慢跳出来看整个产品,但其实你的潜意识是对此类产品非常熟悉的,所以当你很疲惫并不熟悉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去使用这个产品,而不会刻意觉得这个是我做的就很完美,当使用到某处发现问题时,因为熟悉你也能知道,是哪儿出的问题,如何去修改。
方法很简单,但是用起来难度很大,希望有意的读者可以多去尝试。
行为上的改变很容易,但是思维上的改变却不容易,长期训练定能训练处卓越的同理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