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阳历 8 月 7 日9:06:03,农历六月十八,庚子年/甲申月/壬午日,立秋。
太阳从巨蟹座运行到狮子座,到达黄经135°,直射在北纬16°19′,比起夏至那天的23°26'已经向南偏了不少,夜晚观天时能看到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天干“申”(西南)的方向。
彼时起,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的秋神蓐收离开泑山,来到人间掌管刑罚之事,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秋后问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肃杀之气,随着蓐收的行路轨迹,从北到南弥漫开来。
于是,依然很热的天气,也逐渐有了凉意。
对这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立秋一到,它便开始落叶,“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树每枝有十二片叶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如果闰月,就会多长出一片。
梧桐在清明节开花,如果不开花,这年的冬天就会十分寒冷。(见《花镜》: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
在院子里栽上一棵梧桐树,不但能知岁时,还能引来凤凰。
作为百鸟之王的凤凰身怀宇宙,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碰到梧桐才会落下栖息。
(见《闻见录》:“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庄子《秋水篇》:“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所以,皇宫里一定要栽梧桐树。
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就准备迎秋,先是把栽在盆里的梧桐树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便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
随着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于是一人接着一人,大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
(见《梦粱录》:“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不等回声消失,天子便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的狩猎场射猎。一为扬武,开始操练士兵,二是祭祀,为秋神蓐收准备祭品。
广阔的原野中野兽众多,三五成群,随着号角声响起,将士们把麋、狐、兔、鹿驱赶到天子周围,方便他用箭射杀。
汉代仍承此俗。
(见《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天子狩猎的同时,遥远乡村里的百姓也开始占卜起天气的凉热。
(见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到了唐代便不止祭祀秋神,范围扩大到祭祀五帝。
(见《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五帝祭祀属于大祀,其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各自从祀星、三辰、四方七宿等一起组合祭祀的仪式,每年一次)。
皇家事务繁忙,民间也不会闲着。
立秋这天,妈妈会摘几片楸叶或者石楠红叶,剪成不同的花样,插在爱美的女孩儿的发髻上,家家户户串门子。
(见《临安岁时记》)
等到回家便叫他们伸出手心,神秘兮兮的放上七粒小赤豆,再递上一 碗冰冰凉的井水,让他们朝着西面“咯崩咯崩”咬碎了豆子,和着井水吞下,这样一整个秋天都不犯痢疾。
(见《武林旧事》:“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
梁门里李和家的鸡头菜上市了,爸爸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儿,忙着去赶集。
掺些麝香,拿一张才露尖尖角的新荷叶包上,用红绳子系在腰间,哼着小曲儿回家,祈愿自家孩子来年耳目聪明。
(见《东京梦华录》:“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
“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孟秋时节的开端,也是收获的标志。
(见《管子》:“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远古传说中的秋神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寓意着繁衍后代,生生不息。
《诗经·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也是“如果梦到蛇,会生一个漂亮女儿”的民间传言的缘由。
因此,立秋这天的习俗,除了庙堂之礼的“迎秋”、还有以收获为主角的民间“摸秋”和“啃秋”。
各种瓜果在秋天成熟飘香,诱得人垂涎三尺,我们数着日子,好不容易挨到立秋,便和小伙伴们一起趁着天黑摸回来。
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
这场景想想有些熟悉,还得追溯到鲁迅的《社戏》。
迅哥儿刚从赵庄看完戏回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摇船的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于是双喜便伙同桂生、双喜一起,提议偷摘罗汉豆煮了吃。
“摸秋”的习俗相传始于元末,因淮河流域的一支农民起义军而起。
纪律严明的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的时候已是深夜,少数将士饥饿难耐,又不好打扰百姓,于是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
主帅发现了将士们的这个行为,很是生气,认为他们目无纲纪,于是准备治罪。
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了替将士们开脱,一个老人家说“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将士因此话而获赦免。而那天正好立秋。
明代以后在承袭宋俗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立秋吃西瓜以“咬秋”(也叫“啃秋”)的习俗。
(见清朝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相传明代定都南京以后,朱元璋手下的丐帮将士没能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于是将癞痢疮的毛病带到了南京城,导致许多人得了癞痢疮。
其中就包括庐州府崔相公的女儿,恰好碰到民间偏方落疤自愈了,这偏方就是多吃西瓜。
许多人家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效仿,结果果真如此,由此形成了“啃秋”的习俗,每到立秋之时,家家必剖食西瓜。
除此以外,还有蒸茄子、香薷饮(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的饮食风俗。
立秋前一天将这些准备好的食物,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在立秋当天吃下,为的是“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也是对无病无灾的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渴望。
有人说,立秋以后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毕竟这个时间段的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
那,换一种角度来看的话,啃秋抒发的,实际上也是一种丰收的喜悦,与传说中的秋神蓐收相呼应。
庙堂之高的天子,抱着红灿灿的西瓜啃的是国泰又民安了。
有钱人家的阔老爷,抱着绿油油的甜瓜啃的是招财又进宝了。
乡野的农夫,抱着金黄黄的玉米啃的是五谷又丰登了。
他们在金丝软席里、花梨红木上、瓜棚树荫下,不论是啃西瓜、还是吃秋桃,最终咽下的都是对美好的希冀。
我们总说清代美女有一大特征,“美人上马马不知”,与唐朝的“美人上马马不支”,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在立秋这天,清代的习俗也更加别具一格。
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悬秤称人”,将立秋这天称出的体重,与立夏那天称得的重量,两两相比。
若是体重减轻(称为“苦夏”),那就得准备准备“贴秋膘”,也就是吃美食佳肴,“以肉贴膘”。
因为夏伏天气温高,流汗比较多,而且胃口也会相对差一点,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些。
不过,关于体重重了怎么办,那岂不是更好,愿添无量寿。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旧俗的身影也渐渐淡出了舞台,其实不是忘了,只是通过另外的表现形式,去表达了这些喜悦和情感。
不过,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乡村地区会延续立秋习俗,只是会根据地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不外乎“晒秋”、“摸秋”、“啃秋”等。
在二十四节气中,我们以四立中的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小北风带来了丝丝凉意,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见《周语》: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白露生:由于白天日照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寒蝉鸣:寒蝉通常表达悲戚之情,用于离别的感伤。夏末秋初活跃的寒蝉,待秋凉后发声困难,知道生命将尽会变声凄切。
(见《尔雅》: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但其实,因为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异,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天。
所以,关于秋天的起始日,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天文学上,会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把“秋分”作为秋季的开始。
在日平均气温上,把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在≤22℃~≥10℃时,首日作为秋季开始的日期。
在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所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晨起醒来,有种淡淡的感伤。秋天总是跟离别相配,那不如就和夏天道个别吧!
开心点,朋友!还有“秋老虎”呢!
本文作者:南蛮阿楚,没有方向的伪文青,讲真实的故事,写走心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