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前面我们讲到了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所说的笔画写法,讲究师法自然,就是无一笔不是从自然中来,然后回归自然,这是书法的初级境界,也是至高境界,从最初师法自然到最后回归造化本身。
今天我们接着聊书法中的自然境界。话出有据,我们从一段书论谈起: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此皆后人之论。折钗股者,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然皆不必若是。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姜夔《续书谱》
这段书论出自姜夔笔下,没错,就是大才子姜夔,就是那个写下“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一代词宗姜白石。姜夔不仅是一代词宗,是音乐家,是大词人,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书法理论家。
姜夔在这段书论中总结了魏晋人用笔的特点,就是“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古人讲笔法,一点也不玄奥,都是从身边常见的现象做喻,现在的人之所以不易体会,主要是生活环境不同了。下面我们结合字例分析下这四种用笔的技巧。
折钗股
《续书谱》中解释说折钗股,就是要曲折处圆而有力。大家应该都见过发钗,古人的发钗一般为竹子或者金属制成,有着很强的韧性,在掰弯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弹性。
其实说用笔像折钗股就是讲笔画一定要有质感、有弹性,有一种本身弯曲却想“绷直”的力。我们来看字例:
我们看上图所示,关于古代发钗的图例不好找,我们用一个臂力器来说明,更加形象。我们随便找唐代草书大家怀素写的一段《自叙帖》,我们看在怀素用笔转折之处,笔力雄劲,线条中隐隐蓄力,这种线条中的内部力量就类似“折钗股”中的弹力。为什么能写出这种效果呢,姜夔也说了,就是“常欲笔锋在画中”,其实就是中锋行笔,也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篆籀笔法。
很多人看不明白认为能写成这样并不难,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线条质量的高低,是一个人功夫的体现,刚练毛笔字的人和练了几十年字的人其线条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种线条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比如我们再看上面这个图,左边是王羲之的草书,右边是随便找的一张当代人写的字,我们看左边的线条,红色的曲线是运笔轨迹,箭头是韧性方向。右边的字我们整体看起来觉得软榻榻,原因除了整幅作品只有圆笔没有方笔之外,最主要就是因为线条质量不过关,给人感觉没有质感没有力度。
屋漏痕
这个叫法不是从姜夔开始的,而是源自颜真卿跟怀素和尚。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载:
颜真卿与怀素论书法,怀素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怀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
“屋漏痕”的概念就是这么出来的,从书法史上来看。唐朝人将笔法研究到了极致,其探精入微之处是任何一个朝代所难以比及的。前面我们通过怀素的草书,讲解了什么叫做“飞鸟出林”以及“惊蛇入草”,那么什么叫做屋漏痕呢?
姜夔说:“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我们试想,当雨点滴到了墙壁上,雨滴本身就是圆的,这就好比用笔时候的藏锋,而雨滴顺势下流的时候,就好比中锋行笔,当雨滴流尽的时候还是一个圆点,这就好比收笔的动作。就像颜真卿和怀素所说的“起无迹”和“收无迹”,就如同上面圆圈中的起笔与收笔。我们看右图中,是我用宣纸模拟了一个水滴顺势下流的过程,有起有收,大略能说明此意!
左图是怀素的草书《圣母帖》,图中用绿色标记的圆圈为一个字或者一个字组的起笔,红色圆圈的标记的乃是字的收笔或者字组的收笔之处,我们对比右图,在起收之处,颇为形象。
锥画沙
褚遂良说: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什么是锥画沙,其实就是中锋行笔。我们试想,用一个锥子垂直地在平整的沙面上划一道,而沙子的两侧隆起,这样的笔画才能显示出力度。印印泥讲的是用力均匀,用力不均匀则印面不实,给人感觉就比较飘。
我们随便找一个字,左边是欧阳询九成宫里面的“寻”字,字中画红线的部分皆为中锋用笔,所以整个字给人的感觉很有力度。
我们看左边的“三“字,取自柳公权,笔笔中锋,骨力雄强,如锥画沙,笔尖在笔画的中心。而右边则是侧锋写成,笔尖在笔画的最上面,所以右边的字虽然粗重,但是线条的力度体现不出来,我们看起上下边缘是不对称的,并不像如锥画沙一般,两旁的隆起呈对称之态。
壁坼
姜夔说: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用笔像壁拆,看不出布置的痕迹,比较自然。当书者熟悉了用笔技巧和规律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下笔的时候浑然天趣,就没有了布置之巧。
我们看下面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字,笔随心走,一派天机,毫无布置之巧。
壁坼如上图所示,墙壁拆除之时,墙壁的裂痕时无法判断的,而古人用笔也是如此,书写之前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写到哪里就是哪里,浑然天机,尽得风流。
下图乃是董其昌的草书《试墨帖》的局部,是董其昌和朋友喝酒之际,随意挥发的一件作品,用笔随心所欲,笔到意到,毫无迟滞,正如“壁拆”一般。
学书师法自然,乃是古法,卫夫人用笔如此,怀素、颜真卿亦是如此,后世诸家更是如此。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坼,主要是为了说明古人用笔之法,并不是要求笔笔如此,真正的用笔之道要如姜夔后面所说:“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意思是说执笔正则笔锋内敛,执笔侧,则笔锋外漏,只有笔锋当起则起,当倒则倒,笔锋在画中心,则不管笔锋偏向何处,用笔就不会有毛病了。
当然若能到达这种境界,需要有深厚的临池功夫,将古人的笔法内化于心,外化于笔端,则能心手合一,化为自然。
作者,安伟波,号彧白,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欢迎关注“三余书画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