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瓷器彩绘之先河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瓷器彩绘之先河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17:30 被阅读10次

磁州窑是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

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高12cm,枕面长32cm,宽23cm,底长31cm,宽21.5cm

八方形枕是磁州窑常见的枕式,在窑址调查中发现有专门烧这种枕的窑。

枕八方形,面、底出沿,枕壁棱角处有八条竹节状突起,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枕面白地上以黑彩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刻划出筋脉。枕面周边描绘黑彩边框。

此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画面精细生动,为磁州窑的高端产品。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高39.4cm,口径3cm,足径9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颈,溜肩,瘦长腹。通体绘有黑彩纹饰。肩部绘双层莲瓣纹与朵花纹各一周,腹部绘主题纹饰缠枝花卉,花瓣肥大,花叶纤细卷曲。画面虽然满密,但花、叶主次分明,清晰可辨。腹下部亦绘朵花与上仰莲瓣纹,与肩部纹饰相呼应。各层纹饰之间以弦纹相隔。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高10.4cm,长29.9cm,宽22.5cm

枕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白釉,枕面及枕侧以黑彩绘婴戏纹。枕面外周以双线勾勒如意形开光及双弦纹,开光与弦纹间饰四组卷枝纹。枕侧绘简单的花草纹。枕面主题纹饰画笔简练,描写两个婴孩玩耍,寥寥数笔,就把孩儿天真、可爱的童趣表现出来。此枕虽着墨不多,却生动传神。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高12cm,面横24.5cm,面纵17.6cm,底横19cm,底纵13.2cm

此枕呈八方体形,通体白地黑彩装饰。枕面绘一雄狮,昂首凝目,四肢紧绷,似要一跃而出。左侧以黑彩书写楷体“镇宅”二字。枕边缘以黑彩随枕形描绘八方边线,枕侧面绘缠枝花草。

瓷枕以猛兽为纹,如狮纹、虎纹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

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高13.2cm,长31.0cm,宽22.0cm

枕面四周以黑彩随枕形勾边,边框内以黑彩题写行草体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绘卷草纹。经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确定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县观台窑烧造。

金代磁州窑瓷枕大量使用民间文人创作的诗歌进行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

长29cm,宽21.3cm,高11.2cm

枕八方形,枕面中间微凹,通体白地黑花彩绘。枕面中心绘骏马疾驰,马儿四蹄飞扬,尾巴翘起,马鞍上倒立一人。枕面周边用黑彩描绘宽、窄边线各一周。枕侧面绘卷枝纹,底部素白无釉,戳印阳文“张家造”作坊标记。

此枕色彩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寥寥数笔,把马戏表演中的精彩瞬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富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

高46.8cm,口径4cm,足径10.3cm

瓶唇口,短颈,溜肩,上部丰满,腹下渐敛,宽圈足。瓶身以白地黑花为饰。肩上绘图案形莲瓣纹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纹,腹下饰卷枝纹一周,每组纹饰间及瓶身下部均隔以粗细线纹数道。素底无釉。

此瓶纹饰构图简练,寥寥数笔,神采飞扬,体现了磁州窑简练而生动的装饰风格。

金 磁州窑白地黑花人物纹枕

高14.1cm,面横39.1cm,面纵17.2cm,底横37.7cm,底纵11.8cm

枕长方体,枕面中心略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枕面中心为开光山水人物纹,云雾缭绕的群山之中,仙府洞开,一队仙女似在欢迎来访的二人。开光外绘海水石榴纹。枕面四周随枕形画出边框。枕侧面绘有开光,内画竹雀、虎纹、荷叶纹等。底部素胎无釉,戳印“古相张家造”长方形款,下托莲花,上覆荷叶。

此枕纹饰复杂多样,但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

传世和出土的磁州窑瓷枕中戳印张家作坊标识的很多,可分为“张家枕”、“张大家枕”、“张家记”、“张家窑”、“古相张家造”等几种,应是带有商标性质的作坊款式。

元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高4.5cm,口径2.6cm,足距4cm

水丞敛口,鼓腹,下承以三足。胎体较薄,内外施白釉,釉色莹白。

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器形大多口底相若,扁腹。两晋时期烧制的青釉水丞有蛙式者。唐代越窑烧制青釉水丞,有蛙、蟾蜍式。长沙窑则烧制釉下彩及三彩水丞。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了各式水丞,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天蓝釉、粉青釉、红釉、仿官、仿哥釉等品种。除瓷制外,还有玉制水丞。

元 磁州窑白地黑花云凤纹四系瓶

高37cm,口径6cm,足径10.5cm

瓶圆唇,撇口,短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内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装饰,主题图案为云凤纹两组,以山形图案隔开。

元 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高28cm,口径16.5cm,足径13cm

罐直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外壁通体白地黑花装饰。

其做法是在已成型的坯胎上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遮盖住含杂质较多的坯体,然后用毛笔蘸“斑花石”彩料在化妆土上描绘纹饰,肩部绘缠枝菊纹,肩以下至足部描绘龙、凤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元 磁州窑黑彩人物双兔纹罐

口径14.6cm,底径16.6cm,高27.4cm

通体白地黑花装饰,图案层次分明,颇为繁复。由上而下共有6层装饰。近口沿处为缠枝菊纹,其下依次绘波浪纹、花卉纹、几何纹等,近底足处亦绘缠枝菊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人物、双兔纹,一面绘二位仙女、侍女模样的人物。另一面绘白兔二只,形态各异。

相关文章

  •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瓷器彩绘之先河

    磁州窑是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

  • 白地黑花磁州窑

    元代时期,曾流行于宋金时期的剔、划、刻、模印工艺已基本绝迹,划花、印塑、彩釉也渐成弱势,唯有白地黑花装饰后来居上,...

  • 南吉北磁

    南吉北磁是指宋代形成的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 磁州窑窑址在河北邯郸,生产白地黑花瓷器,具有鲜明的民间情趣 ...

  • 震惊!磁州窑竟然是这样的?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虎纹枕 河南省博物院藏 作为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河北邯郸磁州窑影响深远,不仅在宋元时期就被列入八...

  • 瓷器上的水墨画——磁州窑

    磁州窑之所以被中外人士及专家学者所喜爱,是因为磁州窑具有独特的、以白地黑花为其突出代表的装饰艺术,它采用了中华民族...

  • 2018-01-12

    磁州窑白地,黑花开光,鱼纹梅瓶宋代。 青花彩纹,花卉纹如意

  • “逗彩”还是“斗彩”?

    元代以来,彩绘瓷器代替了青瓷白瓷,成为了我国瓷器使用和收藏的主流。彩绘瓷器又分为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瓷器。釉下彩绘瓷...

  • 大盘

    磁州窑白底黑花人物花卉盘,直径42厘米。

  • 返璞归真——黑与白的艺术

    磁州窑的装饰品种在中国六大陶瓷系列中,名列前茅,而白地黑花更是磁州密最具代表性的独特的装饰艺术,它包括绘画装饰和书...

  • 2018-11-05

    清代珐琅彩瓷器的主要鉴别要点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磁州窑:白地黑花,开瓷器彩绘之先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wa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