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学校一名新任老师的汇报课,课题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老师设计的主要教学板块如下:
一、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有一个语文学习的活动,大约是学生讲述《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用时6分钟。具体活动内容是什么,设计意图何在,因我当时在教室外面处理一些小事情,没能进去,不是非常清楚。一同听课的老师说,可能是一种常规性的课前活动,意在让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吧,然后直接入了本课的课题。(觉得此处浪费时间过多)
二、设问:找出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暴怒无常?母亲的表现如何?学生准确地读出了相应的句子后,老师出示了一段文字让学生朗读。
她病成了那样,还在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病成了那样,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她病成了那样,还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着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病成了那样,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比我还敏感。
读完之后,评价学生没有体现出母爱的深沉,需要重新再读一遍。(此处的朗读,无指导,无示范,只是简单评价,学生重读后也无评价,就过去了。)
三、设问:你觉得如果时光会倒流,史铁生会怎么做?写句子: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 )。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否合理呢?时光倒流,史铁生依然会暴怒无常,这是年龄、经历、处境等决定的。当然,学生是极其聪慧的,知道老师的意图,全都按照老师的意图来描述史铁生。)
四、出示史铁生《病隙碎笔》中的句子,学生读后问: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课堂呈现来看,这里引导学生体悟人生的苦难。)
五、设问:你觉得,怎么样活就是“好好儿活”?
六、请你从自身对苦难的体悟出发,以自己的身份再次完成句子: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 )。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 )。
在课后的说课及反思环节,老师说设计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悟文中母亲的形象和史铁生的心路历程,课堂从母亲的形象谈到儿子(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最后再到小练笔学生书写自己对苦难的体悟,一条线索下来引导学生认识“好好儿活”的内涵。从老师自己的说课及课堂呈现来说,她的课堂环节基本是在落实自己的设计,看上去逻辑也是清晰的。然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呢?我觉得需要商榷。
《秋天的怀念》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亲情”,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在教学中,要通过朗读训练,从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一点,是本单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这些,是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来的学习要求。在本课的“预习”中,也提到:朗读课文,找出一些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细加体会。而课后“思考探究”板块的第二题,直接列出了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三个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的感人力量。
如果老师研读教材的方向正确,就会明白,这篇文章要学生体悟的是“亲情”而非“苦难”。虽说“语文是行走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的”,这个“不确定”就是指教师可以对文本有自己的解读,但我们教师不能置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教材编写的体系于不顾,任意发挥。另外,对于七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体悟苦难,是孩子们力所不能及的,相较之下,文本中的亲情更容易打动孩子。所以,这节课上到后面,推得十分艰难,原因就在于没有对文本的细读品味作铺垫,一味升华,而且升华的高度提到了对人生苦难的认知层面,这是七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
所以,这节课从大的方面来说,我真诚地提出以下建议:
1.扎实研读教材,才能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老师来说,研读教材不仅仅是读单篇的课文,一定要看整个单元的学习任务要求,要看本课的预习提示,要看课后题的设置,这些,是研读教材时最基本的内容,都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有相当强的助力作用。
2.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情。不仅仅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更要考虑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俯下身子做教学,这个“俯下身子”的含义是多重的,但其中必然有一条就是,把教师自身的姿态放低,放到学生的层面,感同身受,从学生的角度和水平去看课文,去理解课文,这样才能把最适合的东西挑出来传递给学生。
3.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渗透在日常的每一节课中的。本节课,老师有两处让学生进行练笔。但是在我目力所及范围之内,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课本上任意书写的,因这个书写内容不属于课堂笔记,也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批注,个人认为是不适合写在课本上的,课堂上应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专用的练习本来做练习。这虽是细节,但老师就是要在日常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