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情抄 第2篇 赵佶

作者: 文史小郎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9:45 被阅读113次
清明上河图
如我这般风流倜傥,书画双绝,文采斐然,潇洒儒雅的传奇皇帝,这世间应该从来没有过,也不会再有了吧。
                                            ——赵佶

太祖赵匡胤武将出身,军威赫赫,立宋不久,吴越王入朝进献宝犀腰带以示臣服。

太祖指着宝犀腰带道:“朕有三条宝带,与此不同。”吴越王惊诧,忙问其故。

太祖笑道:“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正是朕之三宝带。”

吴越王被太祖的胸襟和气魄折服,俯身拜倒,连连称善。

太祖口中称为宝带之一的“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贯穿了整个东京城,东南一带的钱粮财赋,都靠汴河运送入京。

汴河,可算是东京城的母亲河。

若你是一只苍鹰,飞掠过东京城时,从空中俯瞰,你会发现,东京城的御街自北向南与自西向东的汴河交会于州桥。

由州桥沿御街往南走一个半时辰,会行至朱雀门,朱雀门高三米,宽一百五十米,顶部建有巡防城楼,平日有二十名禁军士兵把守。

由州桥沿御街往北走一个时辰,会来到大宋的皇城正门宣德楼。宣德楼是一座宏伟雄壮的门楼,在东京城百姓的心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严。

宣德楼的两侧,建有曲尺朵楼,朵楼的屋顶上都覆有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朵楼和门楼红色的栋梁上雕刻着彩色的云朵和神话中的人物。

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宣德楼正前方的御街会举行庆贺活动,皇帝赵佶会和皇族宗亲们登上宣德楼,与东京城内的百姓们一起观看元宵表演,展现出与民同乐的姿态。

这座门楼总共有五座红色的大门,每座红色大门的顶端都装有金钉,大门周围的墙壁上雕刻着在彩色云朵中穿梭飞翔的神龙和凤凰。

宣德门是东京城内赵氏皇族和寻常百姓的分界岭。门外是天下百姓,芸芸众生,门内是皇室宗亲,达官贵人。

这五座红色大门,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进去过,少数较为幸运的人走了一辈子才走进这五座大门,而有些人,生来就在大门里头。

一门之隔,有如云泥之别,走进了宣德门,也就走进了大宋帝国的权力中心。

进入宣德门,迎面而来的是整个皇城内最大的宫殿——大庆殿。

大庆殿有六座殿门,长约五十米,一般用于新年朝会或新皇登基等重要典礼。

大庆殿的右边,是储藏东宫图书的崇文院。大庆殿的左边,是皇帝用于接待两府大臣的文德殿。

在皇城内,从文德殿往北走,会来到垂拱殿和紫宸殿,这两座大殿平日里会用于祭祖或宴请来访使节等活动。

福宁殿处于垂拱殿和紫宸殿的正北方,这是皇帝赵佶的父亲宋神宗当年居住的地方。

宋神宗御驾归天的时候,赵佶才三岁,所以作为儿子,赵佶对父亲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但这并不妨碍后来成为皇帝的赵佶与父亲一样,选择了新法。

从某种程度来说,在新法的推动上,他甚至比父亲走得更远。

在福宁殿的后方,还有宝慈宫,崇政殿,睿思殿,延和殿和宣和殿五座大殿。

皇城内的后苑是风光秀丽的园林,瑶津亭前的池塘在神宗时种满了荷花,一到夏天,翠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交相辉映,一眼望去美不胜收。

后苑最为有名的建筑是太清楼,太清楼建成于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主要用于贮存四库的经,史,子,集。

太清楼最为出名的是《大观帖》。

大观初年,赵佶因太宗时所刻《淳化阁法帖》年久皴裂,不能复拓,故命龙大渊主持刻帖,令蔡京书写帖内款识标题,重摹勒石镌刻。帖刻于大观三年正月,遂称为《大观帖》,帖石刻置于太清楼下,故又称作《太清楼帖》。

如同瑶津亭是宋神宗最喜欢的去处一般,太清楼也是赵佶最为喜欢的地方。

太清楼是宋朝皇帝读书的雅阁,也是皇帝与皇族宗亲,两府大臣宴饮欢娱的场所。

作为一名极具艺术天分的文人皇帝,赵佶从小就对太清楼里的藏书爱不释手,经常临摹太清楼里古人的真迹字帖,为了能达到字帖里的艺术水准,赵佶往往会通宵达旦的练习书法,在太清楼中流连忘返。

成为皇帝后,为了能够在太清楼里更加放松舒适的培养艺术情操,赵佶让内侍省在太清楼的二楼为他修建了一间书房,名为“太清小筑”。

太清小筑的装饰与皇城别处不同,皇城内的各大宫殿和园林庭院都雕栏画壁,极具奢华,恨不能将世间所有的奇珍异宝都装进去一般。而太清小筑的装饰却是崇尚自然、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魏晋风度”。

小筑内漆得雪白的墙壁上画着一根根苍翠碧绿的毛竹,竹林后面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青山之上飘着若有若无的白云,仔细望去,竹林深处隐隐然有几位纵情山水的文人雅士,他们在清谈,在饮酒,在自赏,在歌唱,令人为之神往。

每逢心中有难以决断之事或心中有喜悦之事时,赵佶往往会来到这太清小筑休憩片刻,要么临摹字帖,要么挥毫作画。

这小筑是他放下皇帝身份的地方,当他以艺术家的身份处于这世间时,心中清明洒脱之气就会油然而生,烦躁的心情往往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昨日夜里大雪,天气转凉,赵佶在寝宫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慢慢地将这天地粉妆玉砌成白茫茫的模样,想起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心中十分愉悦。

第二天,赵佶用完早膳,就让内侍省将太清小筑收拾妥当,御驾亲临,准备在小筑内挥笔作画。

他身穿云龙红金绛纱袍,颈配白罗方心曲领,脚踏白袜黑靴,因天生玉树临风,清新俊逸,且长年养尊处优,保养得当,所以三十八岁的年纪看起来仍如二十几岁一般,完全是一副潇洒文士的模样。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东京风情抄 第2篇 赵佶

    如我这般风流倜傥,书画双绝,文采斐然,潇洒儒雅的传奇皇帝,这世间应该从来没有过,也不会再有了吧。 ...

  • 短篇 | 东京风情抄

    东京古称“汴州”,地处中原腹地,居黄河之滨,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会寰宇之异味。”的美誉,为大赵王...

  • 「手抄集·宋词」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第1天】 词:燕山亭 作者:赵佶

  • 东京风情抄:泪珠劫

    东京古称“汴州”,地处中原腹地,居黄河之滨,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会寰宇之异味。”的美誉,为大赵王...

  • 东京风情抄 第4篇 苏小小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白矾楼,又名丰乐楼,是东京城内七十二家酒楼之首,...

  • 东京风情抄 第1篇 岳东来

    楔子 白雪皑皑,大地披上了银装,放眼望去,天地辽阔,群峰苍茫,站在面前的是一群粗俗野蛮,尚未开化的女真蛮子,脸上挂...

  • 临抄 赵佶《牡丹诗贴》

    临抄 赵佶《牡丹诗贴》 牡丹一本,同干二花,其红深浅不同。名品实两种也,一曰叠罗红,一曰胜云红。艳丽尊荣,皆冠一时...

  • 彼岸花开:堪合贸易,我用唐物换俯首

    读者诸君如果旅游日本东京,大概会去东京国立博物馆参观,幸运的话或许可以看到宋徽宗赵佶的作品《桃鸠图》。此画桃枝和斑...

  • 东京风情抄 第3篇 阿骨打

    天下的大势,万人的生死,有些时候,只不过是世间某位强者的执念而已。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也许会在头鱼宴上翩翩起舞,...

  • 令人悲愤的靖康之难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汴京,掳走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二帝,导致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京风情抄 第2篇 赵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ne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