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机制上,按照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定位,通过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在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和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上,明确了资金池支持的企业范围,鼓励运用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技术积极开展线上贷款业务,民营经济服务平台逐步对接融合,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金融信贷服务。同时,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与合作银行构建了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功能,扩大资金池服务企业的覆盖面,更好改善中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在我国北方地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而建立财政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调动金融资本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是促进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截至目前,我区尚未建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鉴于资金池尚未设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亦未构建完善,导致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相对较低,不愿多放贷、持续放贷。为此,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政策制定:尽快制定并出台符合我区实际情况的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实施细则。对金融机构出现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效仿南方深圳市和安徽等地比例控制在20%-35%.
2.依财力逐步设立资金池:根据实施细则,设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明确资金池的规模、管理机构和运作机制。可以先设立二百万的资金试点,以后逐年增加。也可以与政府引导基金共同管理,以股份的方式注入发展前景好的小微企业,等企业发展起来后撤回资金池以便滚动发展。
3.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补偿机制,明确补偿对象、条件、标准和流程,提高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并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的银行机构给予普惠金融方面的政策性资金奖励。
4.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中小微企业对风险补偿政策的知晓度和利用度,支持一部分想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年轻人早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