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如果孩子问你关于生死的话题,你可以这么做

如果孩子问你关于生死的话题,你可以这么做

作者: 火星妈妈yoyo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6:53 被阅读23次

关于生和死的话题,好像如果孩子不问,家长也从来不会说。

因为“死亡”从来都是中国人比较避讳谈论的一个话题。

但实际上你会发现:即使我们不说,死亡也已经悄悄闯入我们的生活中了。

例如:枯萎的花朵,公园里死去的昆虫、蚯蚓,动画片里的人物……

虽然我们很少和孩子提起这个话题,可不知何时起,孩子会开始问起关于死亡的问题。孩子关于“生与死”的话题敏感期是什么时候呢?

一般来说,孩子自3岁左右开始,特别是5、6岁的时候,便进入死亡话题的敏感期了。

由于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死亡的感受也是有所差别的。一个三岁的孩子提出有关死亡的问题并不少见,他们是神奇的思想家,并不了解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区别。

他们可能认为死亡是暂时的或可以改变的。他们还处在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感受不到痛苦。

而5岁多的小朋友提到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将死亡与人慢慢变老联系起来,但同时他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的表达,就是安全感的缺乏。担心自己会死,担心会和爸爸妈妈分开,而他需要通过这个问题来寻求一种肯定的回答。

那么如果我们被孩子问到了这样的话题,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呢?建议家长们一定要遵从以下四个步骤:

诚实:在我们和孩子们讨论死亡时要一定要诚实,虽然你想从孩子理解的角度去表达死亡并不可怕,但是也有可能因为你不真实的表达而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困惑。

如果你不确定或者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时可以说:“我对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这要胜过对孩子说谎。

具体当我们表达死亡这个词时请一定要直接明了,一定不能用“永远休息”,“离开”或“过世”等这样委婉的词语,这种表达也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如果父母说x x x不会醒来了,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害怕睡觉。

明确当你和孩子谈论死亡时,要保持简单,简洁和科学。年幼的孩子们是很难抽象的去思考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将死亡用可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会更容易理解。

比如说,“因为那只蜘蛛死了,他就不能再走了”。在讨论死亡时,年幼的孩子可能会问父母,“你会死吗?”当孩子们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通常太年轻,无法理解死亡是永久性的。

与此同时,请试着找出孩子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通常是想得到一个保证。

你可以问孩子,“你是不是担心我无法照顾你?”如果这是他的担忧,你可以向他保证说:“我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死去,只要你需要我,我就会在这里。”

辅助:故事和电影是两个很好的办法,它们都是通过孩子们可以看到的、理解的方式表述死亡这件事情。

推荐绘本一、《爷爷变成了幽灵》

这本书以平淡的语气表达浓浓的祖孙之情,书中朴实、淡彩的图画,不但令人感受不到死亡的可怕,反而可以从中找到渲泻感情的出口。在感动之余,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对亲情的怀念与感悟。

推荐绘本二、《当鸭子遇见死神》

鸭子邀请死神一起去池塘玩耍,给死神暖身子。诙谐的死神口衔暗红色郁金香,总是面露微笑,履职不犹豫,但却充满人情味。而这本书也被改编成了一部动画片,获得了2010年SCHLINGEL国际电影节动画电影奖以及2010年金卡通奖(Cartoon d'or)提名。

推荐电影三、《寻梦幻游记》

寻梦环游记电影以墨西哥的亡灵节这个节日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梦想与亲情、死亡和分离的故事。

儿童在发现死亡时往往非常好奇,基于这样的机会我们可以和孩子们进一步讨论死亡并回答可能出现的所有详细问题。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所有有生命的物体终将走向死亡,而死亡是为了让新的生命加入。

可是如果身边真的有亲人或者宠物离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儿童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处理坏消息。成年人会感受到难过,会立即明白死亡的永久性,所以我们以泪水回应。

但是儿童,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可能不会立即理解死亡的永久性,因此他们可能对坏消息没有强烈的反应。同时他们会因为家人、宠物这种关系的缺失而陷入巨大的悲伤。

缺失具有无法用其他东西代替的特殊性,因为所有的关系都是特别的。这种关系的缺失带来的悲伤,因此我们更需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说一声道别建立仪式感

很多时候大人眼中非常不足挂齿的关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缺失感和悲伤。适当的告别仪式有助于孩子解开心里的悲伤和整理心绪,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步骤。

画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画或者写一封送给告别对象的书信,是非常好的一种告别仪式。

制作美好时光回忆录

回忆和分别对象在一起发生的美好时刻,写下来、画下来,用彩纸、彩笔、剪刀等制作一本漂亮的回忆笔记本。

建立一个心灵急救箱

死亡带来的缺失感和悲伤不仅仅是因为一个人或者一只动物再也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而是与那个对象所产生的关系缺失了。不能跟他一起交流感情,这种关系的缺失感会带来巨大的悲痛。

因此经历死亡导致的离别,感到缺失和悲伤的孩子,一定要做关系整理。一起想一想、聊一聊、回忆一下在一起的心情和感受。

回忆以前的关系是治愈心灵重要的钥匙,留下一些珍贵的物品放在盒子里,想念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生和死本来就是宇宙中很自然的事情,我们无需谈死色变或刻意规避。坦然的和孩子聊一聊,用问题引发孩子思考,且同时做好一些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的预备,这才是智慧的父母需要学习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如果孩子问你关于生死的话题,你可以这么做

    关于生和死的话题,好像如果孩子不问,家长也从来不会说。 因为“死亡”从来都是中国人比较避讳谈论的一个话题。 但实际...

  • 关于生死

    今天我们谈论一个沉重的话题,却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话题-关于生死! 关于生死你怎么看?...

  •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答孩子更愿意说?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答孩子更愿意说? 这个话题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如果你的孩子问你:“妈妈,你觉得这个世界上...

  • 关于生死的话题

    去去就来_郭梓林 终有一天 太阳如约升起 我已经不能伸出双臂 拥抱每一缕爱的阳光 但我会用最后的情怀 感恩一切 因...

  • 关于生死的话题

    今天小蚊子忽然问我:“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怎么样?” 小家伙怎么想到要问这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他呢?像一般老人家...

  • 思考|每天一问(3)

    问 如果你可以通过释放病菌让全世界的所有烟草都死亡,从而达到禁烟目的,你会这么做吗? 如果可以这么做的话,最让你困...

  • 致我们最终分手的恋情:想你时一往情深,想回头再不可能

    Sayings: 今天的话题,关于“后来的我们”。 我想问问你:后来的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如果你也有过曾认真在一...

  • ❤️关于【爱】和【嫌弃】

    如果问你:“你爱你的孩子吗?” 相信每一个妈妈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爱!” 如果再问你:“你会嫌弃你的孩子吗?” ...

  • 批评人要实事求是,不要上升到最高逻辑层次

    很多人不懂的怎么去批评人,甚至有经验的老板也不懂的 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情 你可以说你不能这么做,不能这么做的原因...

  • 那些关于生死的话题

    偶然的机会,开始涉及关于史铁生的书籍,谁知竟一发不可收拾。 从最初的《秋天的怀念》到《说死说活》,到《想念地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孩子问你关于生死的话题,你可以这么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vw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