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世鹏
(一)
初稿既阅,“B哥”还灌了一首《光阴的故事》,这种信手拈来的娴熟活儿,不需洪荒之力,但见拳拳之心罢了!
原来“B哥”的“B”并不是源于“Beyond”的“B”,他的乳名“母B”,其实是“妈妈的baby”之意,而这一母爱洋溢的昵称,却是源于他那教英语的爸爸。
虽然我们这些“80“末和黄家驹的时代擦肩而过,但“Beyond”却成为我和“B哥”之间为数不多的志趣符号。
实不相瞒,我在上初二以前是完全不懂英文的,若不是有“选择题”这样的概率题型,就很可能考不上初中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知道“beyond”是一个英文单词,更不懂其中的意思,只知道黄家驹的乐队当时有个大街式叫法,叫“B安”。
在那段叛逆的年龄阶段里,所有自我标榜的元素,都少不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一盒又一盒的磁带,一遍又一遍听着《海阔天空》和《光辉岁月》,真以为我们也“不羁放纵爱自由”,哪怕“有一天会跌倒”,也“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
现在回头一看,那的确是精神和灵魂的初次涤荡,在助长了“自我”的同时,心里更是说不出的舒服受用。
(二)
当时“牛B”一词还没有被造出来,如果一个人很厉害,不管是打架厉害还是考试厉害,我们的土话就说他“好雄”,或“好咧好嘉”,但“B哥”他无论从名字上,还是实力上,早已隐约地为“牛B”一词后来的风靡做了伏笔。
“B哥”之所以“牛B”,首先是他懂英文啊,考试的时候,他的头在一“埋”与一“抬”之间,便已答卷完毕,然后和解牛的庖丁一样,搁笔定坐,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总有一个人在背后撮一下他,他虎躯凛然一挺,就很默契很自然地摊开试卷,然后转过脸去盯着监考老师,我竟然就轻轻松松地爬过了及格线。
虽然当时处于叛逆阶段,但他基本上只是在心里和精神层面和我“感同身受”,而诸如顶撞父母,戏骂老师,考试作弊,课堂抬杠,挑逗女生,早操缺席,搞卫生磨洋工,考试抢女生试卷来抄等事情,基本只有我干。
实际上,他家风严实,学习成绩优秀,外表长得气宇轩昂,写得一手逸兴遄飞的方块字,更重要的是,他还会弹吉他,手指娴熟地撩拨出几个和弦,嗓喉就开始吐歌了,用当时的说法,那就是一个“酷”啊;当时小镇中学的男生基本是拖鞋短裤加小背心,但他从来都是长裤+休闲鞋,从个人穿着打扮、鞋带、皮带,到课桌、椅子、书本、铅笔、橡皮、笔芯的摆放,到草稿纸和笔记字迹,都是俨然有序,井井有条。
(三)
其实我也见贤思齐,曾经也试着去模仿过他。
有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翘”字的含义,说是“勃起”的意思,“B哥”一脸认真,左手推了推眼镜,右手就在“翘”字下面工整地写上“勃起”两字,本来这一幕本来是再熟悉不过了,但那次我突然福至心灵,忙把撩在椅子上的赤脚拿下来,屁股一厥,向前挪了挪板凳,正襟危坐,赶忙拔开刚买的水笔,先是把“翘”字圈起来,然后拉一条线到课本空白处,也跟着写上“勃起”两字,但一写完就皱眉头了,发现“勃起”还是没啥变化,歪歪斜斜的,又大又丑,好像一坨烧焦的黑铁丝粘在课本上,再对比下B哥的“勃起”,自愧不如,后来就索性让课本全部留白了,期末考试后倒也可以卖个好价钱。
初一那年,“B哥”中途转到县城就读,我也就有了第一个书信往来对象,我不知道他看到我满纸胡诌的“鸡扒粪”,会做何感想,但每次收到他那叠颇有份量的书信,心里着实欢喜,恰如诗云“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记得他在一次信中写到,半夜在宿舍床上不小心踢穿了床尾的玻璃窗,结果脚部受伤,流了很多血,五六页紧凑又齐整的方块字,讲诉的都是县城求学生活的各种细节,当然也不乏“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叛逆话语。
如今这些旧物,都存放在老家房间的抽屉里,近年来春节回家,偶有翻出,不时试窥其貌。
(四)
想想看,也有十来年了,后生初长成,信笺已泛黄,只是故事的小黄花,从那时起就飘着,随记忆一直晃到了现在。
就是现在,我和“B哥”同在这座大都市里,他也和我一样,每天在面面相觑的人潮中与陌生人擦肩而过,也都悄无声息地躺在成百上千人的“微信好友”中,相比过往的书信传音,联系已是唾手可得,可我们却未曾见面,仅保持着一种常态性的点赞之交。
事实上,我们的父亲是共事20年之久的老同事和老牌友,现在都还住在当年我们读书的校园里,彼此住处的距离也相去不过20米,大年除夕夜,我知道“B哥”此刻也在对面楼的房间里,窗外是断断续续的炮竹声,我便意识到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照例要早起,陪父母去寺庙上香祈福。临睡前,我在阳台放眼望去,透过窗外朦胧的夜雾和尚存的年味,依稀又看到对面四楼的小房间里,灯光照在墙上发出暖调的黄光:他依旧不改晚睡的习惯。
(五)
相见不如怀念!
在原子化又孤独的时代洪荒里,被“精英文化”调教多年的我们,习惯了竞争与防御,对身边的故友总抱有微妙的“相轻”心理,即使回到灰尘飞扬的小镇里,还是未能逃脱时代浪潮的吞噬,与其协调彼此时间去见上一面,倒不如退回到舒服的屏幕角落里,自觉进行“信息填食”,并相互点赞。
设酒杀鸡作食,陪伴父母吃完几天的节假饭后,再次回到充斥着股票与口水的钢铁森林里,脑子里备好惯用的经济学假设,衣冠楚楚,精神抖擞地迎向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交换着头衔“牛B”的名片,又开始固定套路的谈笑风生,口吐谀词,言必发财,谈必成功。
但终究还是“B哥”牛B。
不信?
去仔细看看他们写的字吧。(签名除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