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点进来的人先不用急着呛我,让我先给你讲三个故事。
毕加索和梵高都是世界顶级画家,他们的画作都卖出了天价。
不同的是,梵高的画是在死后才名声大噪,生前籍籍无名。
他27岁画画,37岁死去,这10年间只卖出去一幅画,而且还是他的弟弟找人买的。
而毕加索在世的时候就是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一生卖出去的画数不胜数,留下了几十亿美元的遗产。
一开始毕加索刚来到法国的时候,还是一个无名之辈,而且他是西班牙人,又不善与人沟通,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法国上层知道自己。
于是他雇了几个学生,每天让他们去各个画店去问老板,“有毕加索的画吗?”老板一开始还不在意,可渐渐好几次都看到有人进店要买毕加索的画时,就非常好奇。老板就向同行们打听毕加索。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对毕加索的画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时候毕加索适时地带着画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他的画很快被抢购一空,他也因此名声大噪。
第二个故事是大家熟悉的给和尚卖梳子的故事,只不过是另外一个版本。
老板让两个推销员把梳子卖给寺庙里的和尚。
第一个推销员跑遍了周边所有大大小小的寺庙,结果碰了一路的钉子,还被很多寺庙给轰了出来,最后一把梳子也没卖出去。
另一个推销员在试了两所寺庙无功而返之后,发现寺庙里很多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而寺庙并没有什么可赠还给香客的。
于是建议方丈把梳子当作礼品赠予香客,梳子上可以刻字,当作纪念品。听完之后方丈大喜,立刻买了100把。
第三个是个寓言故事,说有两只蚂蚁,他们都认为自己的速度快,于是就打赌,看谁能从当地去一千公里之外的广州去。
第一只蚂蚁于是立马启程,朝着广州奔去,结果还没到广州,老死了。
第二只蚂蚁觉得以自己的速度,不知道有多久才能到目的地,于是爬上了去广州的飞机,结果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广州。
这世上不缺努力的人,在深夜看看周边写字楼里,依然有许多仍然亮灯的房间。节假日,也能看见不少去公司加班的职场人士。
我们从上学一直到工作,也都是被灌输的要努力,勤奋,可是混的好的人不多,成功的人就更少了。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些努力但混得不太好的可能有各种各样原因,但事业上成功的人,却又一些相同点。
第一,成功的人都会推销自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蒙骗了多少人。如果没有当年卞和的三次冒死向楚王献宝,又怎么会有和氏璧的故事。
现在在中国卖的大火的褚橙,味道不一定就比其他的橙子能好多少,但为什么总是供不应求,因为大家看重的是品牌及背后的故事。褚时健,一个75岁从监狱出来,开始包荒山的老人,十年磨一剑,85岁终于打出品牌——褚橙。
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能够把自己长处展示出来的人,才能更容易取得成绩。
罗振宇说过“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
自古至今,但凡能成大事的人,不仅仅会做事,还会推销自己。
第二、成功的人都会善于借势
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说的就是要自己的成功,要借势发展。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能借助趋势而动的人,势必跑到比别人更快。
战国时代,那些纵横捭阖的大家,借助的都是君王之势,在成就君王霸业的同时,也令自己扬名立万。
如今的商业,能够借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趋势发展起来的科技公司,会遥遥领先于传统行业的公司。
不能借势的人,要么是比别人付出的更辛苦,要么是很难维持取得的成就。
西楚霸王项羽当时本可有统一全国的机会,当时的人们也都希望有个统一的政府。可项羽没有顺应潮流,继续实行战国末年诸侯割据的局面,最终失去了天下,落了个乌江自刎下场。
第三、成功的人都善于反思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好好学习》作者成甲也在书中提到了他自己每天都做晨思反省,坚持了多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思想改变。
善于反思和总结的人,总是能更快地吸取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努力的方向。
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但只知道努力也不见得能过得太好。
借着东风,推销自己,时时总结反思,这才是成功之道。
只会努力的人不会混的太好,成功的人通常有三个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