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于扬州晚报
扬州人的早茶样式极丰富,老街随意进的一间茶社里,人群喧喧间,盘碟小巧,茶点精致。白瓷盖杯里袅袅腾起的是绿茶的清香,叶如新柳,汤色纯净,色碧如玉,问了方知这就是扬州有名的“绿杨春”茶!抬头,“仪杨茶社”的大红色招牌赫然在目,才知我们随意进的竟是当地颇有口碑的老字号茶社,难怪一大早人来人往,杯碟叮当,蒸汽腾腾,好不热闹!
第一次来扬州仪征是受同学邀请,彼时年少,同学们如星星般散落各个城市。有去仪征化纤实习的好朋友,来信说周末来玩吧,请你吃扬州的早茶。一张车票,当晚抵达,这梦中的城!记得也应是深秋初冬的时候吧,桂花只余零星的几朵淡香,银杏金云般层叠的叶衬得屋宇墙檐诗意明丽,梧桐阔大斑斓的落叶在地上打着旋儿,街巷幽静,脚步不由放缓,似不忍打扰这千年古城的清梦!
好友来扬州不过一年,语气步态中竟有一份说不出的闲静雅意来。第二天一早,慢悠悠带着我来这茶社,熟练点餐点茶,间或和几位老人打着招呼,俨然已是茶社的熟客!一碟烫干丝,两只三丁包子,两只豆腐皮包子,一碟肴肉,两碟酱菜,一碟千层油糕,茶是绿茶,即“绿杨春”茶!
热热的包子,透明滑嫩的肴肉,爽口的酱菜,清甜香糯的油糕,茶香氤氲里,一颗心也只顾着在美食中沉浸下来。难怪清代的惺庵居士有《望江南》词“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确确如此啊!
吃完早点,人们并不急于离开,泡一杯热热的绿茶,慢慢嘬着,互相打着招呼,道着家常。就在这滚水新绿中,年轻的我第一次感受一座城清晨里极浓的人间烟火气和闲适的慢时光。也许,真的只有在扬州的茶社里喝这本土绿茶,听周围阿爹阿婆絮絮的家常里短,才会真切感受到一个城市在这茵茵翠色茶烟里的一份热度和美好,而扬州城寻常街巷里的至味清欢也酣畅淋漓地展露无余!
再次和这一盏碧色清烟相逢已是多年之后了,和新迁来的苏州邻居平素相处甚笃,扬州人,一手淮扬菜做的极地道。我们常去蹭饭,逢年过节更是常互相邀约着一起过节,日久,相邻的几家便和亲人没啥区别了!每每邻居的父母亲戚来苏州,带来的除了扬州的特色美食,一包新茶是必不可少的。自然,每次都会邀我们去喝茶。
不知为何,每次都要人来齐了才开始把各种点心包子上锅蒸,邻居的父亲告诉我们,才明了其中的缘由!老爷子说,他们扬州人请人吃早茶是极其讲究的,必慎重地选当地最有名气的老字号茶社,客人到齐,一一沏好绿茶,点心才上蒸笼,断不可能蒸好的点心等人,从来都是人等点心!客人齐整,点心热热呼呼的才恰好!等放假了,一定邀你们来扬州,德胜桥的富春,天宁门外的冶春茶社,那都是响当当的老字号了!我们扬州的老人啊,还是生活在老地方,日日见那些老面孔,喝喝茶,说说话,才是真正的适意呢!
听着这样的话让人不由想起“茶圣”陆羽的《六羡歌》里说的“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幕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意境来!
我们一边喝着这芳香清碧的绿茶,一边听老爷子说着老扬州才有的这些讲究,心里不禁暗暗感叹。这极具地域辨识度的茶香里,掩藏着的地域风情,人情温度,和对琐碎生活的一丝坦然和闲趣并未因到了苏州而有一丝一毫的删减。这也许就是扬州这座城的魅力所在吧!
宋人杜耒有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也许我们一生中要去很多城,见陌生或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喝各色的茶。希望有一天,你来我的城,或是我去你的城,也可折一枝梅花,沏一盏新茶,在一盏茶烟腾起的家乡风味里,和心中的月光星河、乡音故土相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