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黄皮

作者: lisa立秋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1:21 被阅读31次

南方有俗话: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人们熟悉荔枝,不少南方人也爱食黄皮,但即便是在不太南的南方,相比荔枝,黄皮也知名度低下、不为大众所知,包容力低下的人甚至视其为奇瓜异果。

第一次吃黄皮果是在十月的泰国,热带果园里不下十余种瓜果,摆满了一张大圆桌。同行的旅友都在抢吃榴莲、山竹等早已封王称后的明星水果,而出于对异类的癖好,我却专拣没见过、没吃过的品类来品尝。在一众异类中,唯独黄皮果味道投缘,像初恋一样立即征服了味蕾,又像久婚疲态之人得逢甘霖一般满足了对新世界探奇的需要。

回国之后,才得知岭南一带皆有此果,以后每年,一到六七月份果熟之季,便从千里之外购来解馋。黄皮果的品貌如何,要分开来论。论皮相,果皮长得太实,颜色暗黄偏土,偶带黑斑,有厚重粗笨感,不如荔枝壳来得鲜艳轻巧。就连果肉也不及荔枝、桂圆生得玲珑剔透,而如哑光毛玻璃般混沌阻滞。但论味道质感,实乃上品。荔枝偏酸,桂圆纯甜,黄皮则是酸甜糅合,层次丰富,甜而不腻。黄皮属浆果,浆汁异常丰富,肉质柔嫩,吃时汁溢满口,爽滑有如婴儿皮肤。

话说回来,黄皮与荔枝、桂圆同类,又富含健胃化痰之功效,怎么也该与它俩不相上下、分庭抗礼才对,为何命运如此不济,大众不识,文人题写的一诗半句寻不到,连个附赠的雅号都不曾有。说来说去,荔枝有杨太真宠溺、杜牧苏轼加持而得大名,桂圆也得龙眼之号,有元稹等一干文人为其题颂。而可怜的黄皮果,却门前冷落车马稀,无人问津无人识。没赶上凑巧的渊源,未获贵器之人的提携,尽管偶尔能遇到个把不知名的外来伯乐,但从文脉上来讲,黄皮果终究还是未能走出岭南。

六月黄皮

相关文章

  • 六月黄皮

    南方有俗话: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人们熟悉荔枝,不少南方人也爱食黄皮,但即便是在不太南的南方,相比荔枝,黄皮也知名度...

  • 号称“正气果”的黄皮真的不是野果

    一入六月,广东的黄皮果就大量上市了,发现有些在广东的北方同学对黄皮果不太熟悉,还有同学认为黄皮果是野果。 我们广东...

  • 短篇小说|黄皮果又熟

    六月中旬,大洼村的黄皮果又熟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树上都挂上了惹人喜爱的黄皮,黄皮散发的甘甜香味浓郁醉人。 小伊...

  • 黄皮鸡汤

    大家好,作为一个家产黄皮,爱吃黄皮的人来说,黄皮也是可以煮汤的,那么今天汤mu哥给大家介绍一下——黄皮鸡汤 步入夏...

  • 懒兔国际:对于潮汕人来说,黄皮怎样一种水果?

    黄皮,顾名思义,黄皮是一种披着黄色皮囊的果子,因此得名黄皮。根据性味,黄皮可分甜、酸两个系统,有些品种甜酸适口、汁...

  • 黄皮

    文/独上西楼 后院那满树的黄皮 如黄昏的落日 有无限的好 挂牵在那里 此前 一直无人念想 摘下一枝果实 放在桌子上...

  • 黄皮

    七月骄阳烈如火 老家土路绿荫多 口干舌燥驻足望 累累黄皮树一棵

  • 黄皮

    抬头及娥眉,果满枝桠低。 欲立尝酸软,急雨重轻衣。

  • 黄皮

    昨晚回家正吃晚饭时,璇叫我过去拿黄皮,树上刚摘下来的要送给我们和七叔和八叔,汽车开不进来,走路又太远。我说正在吃饭...

  • 黄皮

    今天妈妈从外婆家摘了一袋黄皮回来,我吃了一个。觉得有点酸,又有点甜。黄皮长得很像龙眼,我小时候还以为黄皮是龙眼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月黄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l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