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术语订正

作者: 中医术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16:43 被阅读53次

“黄帝内针”是一门久远的技术,无书无诀,只有口传心授,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相关用语是传人杨真海师傅自己总结的。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刘力红教授的新书《黄帝内针》的时候,就觉得那些用语不够正确,所以我根据中医的术数原理,对黄帝内针的理法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总结,详见《黄帝内针》。最近看黄帝内针的应用案例,大家都是延用杨师傅的说法,使我产生了订正术语的想法,于是决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论述。

“识证(症)”——定位

《伤寒杂病论》是用言字旁的“证”,我们现在以为是证候的意思,其实是症状。详见《《伤寒杂病论》的“证”是什么?》。所谓“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就是根据脉象(三阴三阳)、症状(五行脏象),判断邪气逆传至何经,随着症状的变化来施治。严谨有度而又灵活应变。

逆向传经

“证候”是后世才形成的术语,是指对病情的总体把握,无可厚非,但是没有还原出《伤寒杂病论》的辨病思路,《伤寒杂病论》的辨病思路是有逻辑层次的,只是这种逻辑层次在原书中没有讲明,后人得书不得诀,只能自由心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而人家西医就把其诊治体系清清楚楚地整理在了医学教材上,使得医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进而运用,这是西医为世界公认并共用的根本原因。而我们中医直到现在还多半停留在故弄玄虚的状态,中医界自己就众说纷纭,说不明白,怎么能要求世人普遍接受呢?这是我们中医界内部必须反省的事实。

黄帝内针就具有这种逻辑性,易学易用,所以现在简书上讲黄帝内针的用户“张三针”是一位民间人士,中医爱好者,现在他已经能得心应手地为亲朋好友治病了。黄帝内针是基于人体构造、连通原理,而提出的一种简易针法,它没有和稀泥的“辨证”过程,而是根据其针法规则,直接定位出穴位,无需拘泥于经穴功效。事实证明其效应如鼓,立竿见影。

定位主要分阴阳(六经)、三才(三焦)两个方面,详见《黄帝内针》。

“四总则”——阴阳互治;对应原理

所谓四总则是:

1、上下互治

2、左右互治

3、同气相求

4、“阴阳倒换求”(这个听着特别别扭)


实际上,1、2和4是一种法则,即阴阳互治:

阴阳互治

阴阳互根,所以互治。


第3点“同气相求”的本质是对应思想。对应思想是术数的根本原理,

中国的阴阳五行体系,

古印度的地水火风体系(详见《五行、五大与古印度医学》),

以及西方的五元素体系(详见《五元素与西方古典医学》),

都是根据对应原理构建起来的。所谓对应就是“性相近”,物以类聚,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相同“理念”模本(实相)的“分有”物(假相)。

《周易·乾》: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寒湿相遘),

火就燥(燥热相临),

云从龙(辰为湿土,地气升为云),

风从虎(寅为木火,风火相值)。

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气)亲上(火),

本乎地者(土)亲下(水),

则各从其类(阴阳)也。”


“水流湿,火就燥”,“流”、“就”是“趋向于”的意思,“湿”、“燥”则是物性。水趋于湿性,火趋于燥性。

“云从龙”是对着“水流湿”来讲的,辰龙是湿土,大地的湿气升腾上天变作云,再变作雨水;

“风从虎”是对着“火就燥”来讲的,寅虎是木火,风火相煽,使物体干燥。

风云变幻,术数上以巽位(风)辰巳(龙蛇)主变化也,详见《五运》、《主病行流》。

六三二一:三才回归太极

即【六经→三焦→阴阳→阿是穴(痛点)】的取穴思路。六经可以归到阴阳的范畴;而根据《三阴三阳》,六经属于三才八卦的层次(六子卦)。那么就是“三二一”,三才回归太极,万病不离其纲。

三才回归太极图

相关文章

  • 黄帝内针术语订正

    “黄帝内针”是一门久远的技术,无书无诀,只有口传心授,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相关用语是传人杨真海师傅自己总结的。说实话...

  • 2019-02-08

    黄帝内针

  • 黄帝内针

    任脉居中, 任脉旁开0.5寸是少阴经, 任脉旁开1.5寸是阳明经, 阳明经旁开1.5寸是太阴经, 太阴经旁开1.5...

  • 黄帝内针——黄帝内针的传承(一)

    1.我是如何学针的 现在传讲的这个针十法叫黄帝内针,也许乍听黄帝内针这个名字会认为起得太大,但,它是名副其实的。黄...

  • 黄帝内针学习笔记(29):在心不在手(上)

    黄帝内针是针道,自然要讲用针方法。之所以现在才开始提,是因为我一直坚持不明理不下针。学习黄帝内针重点在人不在针,讲...

  • 动起手来找健康,认识经络有妙方---读《徒手祛百病》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重点研读《黄帝内针》这本书,黄帝内针的法理如此简明,令我折服之余就想试试,用手指按摩代替针...

  • 黄帝内针∥内针人,内真人

    内 回顾起来,初见“黄帝内针”这4个字的时候,重点和好奇心是在“黄帝”,因为心里呈现的是“皇帝”,幸好很快就被纠正...

  • 今天,我们正式开业啦

    青少年近视推拿康复调理法 一、黄帝内针手法缘起 黄帝内针起源《黄帝内经》,这套近视调理手法源自备受刘力红老...

  • 黄帝内针∥阿是穴

    详见《黄帝内针》P138~P141 内针的阿是穴不是在病症、患处附近找,也不是毫无目的在全身到处找,而是在同气点上...

  • 黄帝内针∥辨证

    在黄帝内针的操作规范里面如何“辩证”呢? 首先是“识症[https://www.jianshu.com/p/bf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针术语订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oy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