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精读《传习录》
《传习录》75条:工夫与本体

《传习录》75条:工夫与本体

作者: 037c26111bb7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2:37 被阅读42次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传习录》75条)

     

    《传习录》75条精读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何如?”

    《中庸》首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以“喜怒哀乐之未发”来解说“中”,但程子认为学者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延平先生作为二程门下之三传弟子,却教学者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从言辞上看,程子与延平两位大儒的主张截然相反。

    《传习录》300条,阳明先生曰:“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喜怒哀乐等情绪发作,不能实现发而皆中节,便是“过”。此时不能舍本逐末,在已发情绪上对治,而是要追本溯源,从本原上用省察克治工夫。延平先生教学者观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正是为日用操存涵养工夫指示一个“头脑”。

    阳明先生反复强调为学须有本原,学问工夫须晓得头脑。如《传习录》30条,阳明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传习录》102条,阳明先生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

    所谓“头脑”,即是“主意”或“本体”,阳明先生相对于操存工夫而言“头脑”。换言之,“头脑”在学者笃实做工夫时才体现其为“头脑”,离开工夫便无所谓“头脑”。陆象山之学以“尊德性”为主,却说自己“在人情事势物理上做些工夫”,正是要通过日用操存工夫而复其本体。阳明先生对此完全赞同,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

    喜怒哀乐等情绪一发作便落入后天,但离开“已发”而寻觅“未发”,这个未发之“中”就只是悬空设想的本体。所谓“情真意切”,情若真切,情即性;意若笃实,意即心。舍“情”则无以尽其“性”,舍“意”则无以正其“心”。程子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目的正是告诫学者,不能舍离后天工夫而幻想直接契入先天本体。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

    《传习录》28条,阳明先生与陆原静讨论“气宁静”与“未发之中”。陆原静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阳明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陆原静又问:“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阳明先生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

    阳明先生认为,程子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仅做一物看,故开示学者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言外之意,即是要在涵养省察上真切用功。抛开喜怒哀乐等情绪,一念不起,宁静存心,只是养得气宁静,既不是未发之中,也不是求中功夫。在阳明先生看来,唯有“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才是求中功夫。

    学者不在喜怒哀乐等人情事变上真切笃实做工夫,只是于未发前讨个中,决裂本体与工夫,便会落入虚寂。把“中”仅做一物看,悬置本体必然忽略功夫,如此悬空去求“中”,与其说是“逐物”,不如说是“著空”,此正是阳明先生所谓“只定得气”,决不是求中功夫。

    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工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延平教学者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阳明先生认为,这只是指示一个下手处,如大程夫子曰:“才学便须知有用力处,既学便须知有得力处”。

    延平先生所谓未发之前气象,其实是未发之“中”。一说“气象”,自然是工夫与本体合一。此未发之“中”不是孤悬一物,其作为学问工夫之“下手处”,即是头脑或主意。

    《传习录》329条,阳明先生曰:“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著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

    延平先生教学者时时刻刻求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正是教学者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落实在工夫上,即是“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此乃《中庸》所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传习录》75条疏解

     

    阳明先生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著空”。延平先生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可以对治“逐物”。程子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可以对治“著空”。

    孟子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若只在喜怒哀乐等已发情绪上对治,舍本逐末而不晓得头脑,便是“助长”;若不在人情事变上笃实用功夫,企图在喜怒哀乐等情绪未发之前求一个“中”,茫茫荡荡,没有着落,则是“忘”。

    《中庸》首章曰:“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中庸》十六章曰:“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这两章从言辞上看自相矛盾,但义理上是相互贯通的。

    延平先生教学者在不睹不闻上用工夫,此正是《中庸》首章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程子开示学者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则与《中庸》十六章“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相契合。

    其实,延平先生所要表达的这层意思,程子早已点明,且义理上阐发得更完备。

    程子曰:“若言存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则可;若言求中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则不可”。

    注意体会前后两句话的区别。“存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存养”便是工夫,喜怒哀乐之未发则为“本体”,工夫不过是尽这个本体。“求中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则割裂“未发”与“已发”,只是悬空去想个本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75条:工夫与本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wtv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