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群/文 图片/网络 2018、8、10
![](https://img.haomeiwen.com/i8950478/e93834929f0fc1f7.jpg)
一直以来,内心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孩,却一不小心已过不惑之年。蓦地发现,原来青春这些字眼早已离我远去。
脑子里浮现当年那些年轻的日子,想起那些烛光摇曳的夜晚。那些年轻的日子,在一剪剪烛光中或远或近,或隐或现,浸润着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上个世纪70年代,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卫群,卫兵,卫民……从我们的名字里,你可以读出我们这代人的时代烙印。
清贫的年代,一家五口人,三个小孩,父母亲恨不得将一块钱掰成两半用。除了平时在田里忙碌外,父亲还经常上山砍毛竹卖钱,母亲则在离家几十米远的笔杆厂子里加班。所谓的厂子,不过是别人家的小作坊而已,做一些笔杆之类的加工。母亲在厂子里常常从早上的6点做到晚上的的6点,或者从晚上的的6点做半夜晚2点,白班做12个小时,晚班做8个小时,十分地辛苦。但那时的父亲年轻,那时的母亲也年轻,他们不怕苦,一家五口的日子过得清贫但并不痛苦。
那时,用电没有现在这么普遍,经常一到晚上就停电。没电的晚上,我们仨孩哪儿也不去,因为村子里到处黑得可怕。有时,月亮从山里跳出来,路上模糊地看得见人的影子。黑黑的村巷里,除了偶尔几声狗叫,没有什么集体游戏值得孩子们去玩了的。
没电的晚上,平日夜晚喜欢满村子跑的我们,一定会安静地呆在堂屋后的小屋里,因为那儿小桌边有一盏亮晃晃的煤油灯。
那盏烙满油渍的煤油灯,微红、跳跃的光芒,不紧不慢地点亮了宁静漆黑的屋子,点亮灰暗的日子。煤油灯边,父亲手里拿着本子记着一天的帐,整整齐齐的。父亲读过几年书,自己又好学,写了一手好字,村子办什么大事,都要请父亲去做个主持或记录什么的。母亲跟父亲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聊着田里的稻花是否开了,聊着孩子写字的铅笔要买了,聊着家养的小猪什么时候可以出栏。我们姐弟仨,则围在小而窄的长板凳上写着字、画着画儿……
这时候,煤油灯的火苗,在穿堂的微风中跳跃着。煤油灯是父亲自己手工做的。我看着父亲选了一个大小适宜的、带金属瓶盖的玻璃瓶,在瓶盖正中间穿一个大小适宜的洞,插入一个薄牙膏片卷成的小圆筒,用棉绳做灯芯,灯芯上端从小圆筒穿出,点燃即可照明。由于自制煤油灯缺少防风玻璃罩,从堂屋到厨房小屋的移动往往要用一只手或身体遮挡才行。没电的夜晚,一家五口人,围在煤油灯旁,扑闪着五对亮晶晶的眼睛。跳跃的火苗,将我们一家人的影子都投到周围的黄色土墙上。这个场景,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8950478/eced18503d178f56.jpg)
说到烛光,我又想起了另一个烛光的故事了,那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县城读高中的时候。
睡梦中,隐约中,自己站自己老家的木楼梯前,望着楼下小屋的烛光在跳跃。跳跃着,跳跃着,忽然我就醒了。发现自己睡在寝室里,床头正对着外面的窗户,梦中的烛光原来是外面工地上的灯光。灯光通过窗户映入寝室内,在我的蚊帐上打出明暗相间的波纹来,恍惚中蚊帐似乎也动起来了。半夜醒来的我,再也睡不着了。
离开村子,来到县城高中读书,曾给父母带来许多荣耀,因为那时候县城里的高中很难考上,我是当时初中学校中唯一考上的孩子。那段时间父亲很忙,我在爷爷的护送下,来到县城。第一次离开家门的我,面对周围来自县城的、条件优越的同学们,我的内心孤独而自尊。夜晚,想念家人的情绪常常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泛起。
那天夜晚梦见烛光后,接下来的一天,我都在恍惚中度过,总是担心着什么。因为我曾听大人说过,睡觉梦见烛光不是很吉利。
不过,过了一个月,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下来了。正当我安定之后,某一天突然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是爷爷一个月前腿受伤了,现已出院回家休养了。好不容易等来了周末,我急急坐着大巴车回到村子去看望我的爷爷。
世间总有那么一些事,会让人一辈子心生愧疚。爷爷的腿被汽车压断了,就发生在一个月前,送我上高中后他独自回村子的路上。望着爷爷惨白的脸,听着爷爷痛苦的叫声,望着父亲因为陪护几天几夜没有睡觉而深陷的双眼,我真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要到县城去读书。
“爷爷,我回来看你了……”
“阿群啊,你回来了……”躺在床上的爷爷惨笑着。
“爷爷痛啊……我跟你爸爸说啊,看周围像你这么大的女孩子都不读书了,都做工赚钱补贴家用了。一个女孩子读什么高中啊……”爷爷突然又说了这么一句。
心痛如绞,泪眼朦胧。
回到自己的家里,平时沉默的父亲一直不停地安慰我,爷爷因为痛才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好好读书,为自己为家人,将来还可以好好报答爷爷。
![](https://img.haomeiwen.com/i8950478/af3d263f2bb6ac3d.jpg)
在我的一再要求下,父亲托人将我从县城高中转到了镇上的高中,离家近了不少。这次转校,遇见了许多让我铭记一生的老师,他们带给我许多温暖,跟我的父亲母亲一样,给我灰暗的生活中带来了微弱而跳跃的烛光。每个晚自修学校的电拉闸之后,在那一间老师专门为我开辟的小房间里,两根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烛光下的我发奋地阅读,发奋地写作业。
两年后,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烛光下的父亲笑了,母亲笑了,爷爷也笑了。
烛光摇曳的日子,是我内心跳动着的魂。
温馨提醒:本人所有的作品皆原创,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