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知堂輯校《明清笑話》里趙南星《笑贊》之又一則,題目是《妙姓》。那故事是這樣:有好奉承人者,見一人問其姓。曰:「姓張。」其人曰:「妙姓。」
按,奉承其實亦是扯淡之一種。奉承所言所指,根本只在奉承本身,而那個所言所指的內容,在奉承者這一面而言,完全是不關心、無意義,無關真假,無論好壞,甚至更是不分有無的。
當然,從奉承的「效果」而言,有而略誇飾之或「偏解」之,最為「自然」,那麼被奉承者多少感覺還是「真實」,那個自覺接受的程度就最高,糖衣「毒藥」的毒性便也最強。
有而誇飾過甚或「偏解」過甚,那與實際的距離就大了,被奉承者當然也會感覺出來。只是因為畢竟是好話,也便勉強接受了,久而久之,大尺寸的誇飾或「偏解」,反向把被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