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党成立97周年,作为2013年入党的一名年轻党员,写此文献致七一,不存在任何政治意图,只为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25672/c4c07a43ff6058fe.jpg)
01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
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1941年,中共中央确定将1921年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日。此后每年的7月1日,全党都要热烈庆祝党的诞生纪念日。
党的光辉历程中,最伟大领袖我认为有三人——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真正走上了人民当家做主的道路,虽有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等不太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些不足以抹去伟大领袖的光辉,论打仗,我认为邓小平不如毛泽东,但论治国,我认为毛泽东不如邓小平。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因为在战争年代是毛泽东坚定的拥护人,在文革中,幸免于难,后改革开放,香港澳门皆回归祖国的怀抱,撒切尔夫人来华前虽大腿做了切除静脉曲张血管手术,但在人民大会堂台阶摔跤,其实也是对邓小平态度的一种侧写。
虽邓小平执政过程中有“八九政治风波”,南海问题也没有定论,只能“留给后人解决”,但是在中国当时的情况及国际环境下,我想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邓小平的远见是我十份敬佩,预料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也预料到了迅猛发展的背后必定是“乱象丛生”,邓小平破格提拔朱镕基(朱镕基当时的资历根本没机会进中央)管理经济,虽然没能力挽狂澜,但远见着实令人佩服,朱总理的廉洁清正也名垂史册。
02
毛泽东的年代离我过于遥远,邓小平的年代虽与我有部分重合,但是当时年级甚小,没有感悟,所以,整个党史中,我最敬佩的人当属“习大大”,甚至到了“个人崇拜”的地步,之所以如此,大概是我看到了自己思想的价值。
2012年,还在高中就读的我,需要去政府办理一些相关手续,经过一天的奋战,我认为“十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情”,终于在政府单位下班前搞完了。感慨颇多,后来跟一些有过政府经历的人聊了一聊,发现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和制度繁琐及没有实权有着直接关系,在接下的几天中,无聊的我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最后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精简机构,权利下放,当然,我不是政府职员,也不是政治研究者,只是一个无聊的学生,自然不会形成什么理论,只是用来打磨时间。
2014年,政府提出: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2014年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主题就是"简政放权"。一年时间,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已逾500项,而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的承诺是,任期内至少要取消、下放现有17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的三分之一。
时至今日,关于简政放权,政府已经做了诸多努力,并且一直还在继续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这还是不够的,要真正的实现简政放权,提高企业和员工活力,现在的努力不能松懈,在将来甚至还要冲破某些人的利益壁垒,才能真正的调动起企业及员工的活力。
03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泽东认为,"是"就是事物的规律,"求是"就是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工作的向导。
我认为保持理性,讲真话,办实事,是实事求是最基本的体现。
2013年进入大学后,每次无论党员大会还是民主生活会,都变成了一场盛大的“表彰大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早已成了一句口号。后经各方打听了解,我发现全国上下无论各个层级的党员会议大多如此。与我党的方针背道而驰。
大学期间,我向党支部书记提出党员大会要增加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应该开成“批斗会”而不是“表彰会”,最终碍于大家暧昧的态度及“抹不开面子”,这一方面的内容做的仍旧是不伦不类。
后来,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王岐山同志也曾强调,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25672/2e21105e829f0636.jpg)
04
廉政是党的生命线。
2013年高中毕业后,到政府机关参加升学表彰会并领取升学补助——凡是考上一本的学生,政府都会给予奖励金。会上我了解到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从小父亲身亡,母亲改嫁,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卧床不起,他上学期间的一切花费都是由“中国福利彩票”以及由政府联系的各种企业事业捐赠来的,会上我万分感慨,觉得我们的当还是做实事的党。
会议结束后,上了大巴车,司机开始给我们讲述刚刚亲眼目睹的一幕——上访的老大爷因拦住市长的车,被保安拖走并殴打,我感慨的心情忽然变得好像被乱麻缠身。
政府的功绩我们是看得见的,但是不能因为功绩就掩盖劣迹,面对劣迹斑斑的人,必须杀一儆百,面对有趋势恶化但是还有抢救的可能的人,我们还是应该救,毕竟想培养出一大批精通政务的官员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的到的。
某部部长在受审时就曾提出:“请法院看在我这些年为中国高铁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上,对我量刑处理”。
包括前些日子判刑的李刚,虽然恶贯满盈,但是他在位三河期间,确实三河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虽然不能功过相抵,但是,有功就是有功,有过就是有过,还是需要我们理性的认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中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而采取的两条宗旨,也是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毛泽东在解释这个方针时指出:"对以前的错误一定要揭发,不讲情面,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分析批判过去的坏东西,以便使后来的工作慎重些,做得好些。这就是惩前毖后的意思。
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这就从根本上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的"残酷迫害,无情打击"的错误方针,并为后来正常情况下的党内斗争指明了正确的路线。
05
对于习近平的个人崇拜,还源于一本书:《摆脱贫困》——2014年08月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3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他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针,其实早已在这本二十多年前的书中初见端倪。二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原则与信仰,直至到达总书记职务,开始推行相关的方针与政策,这份坚持与隐忍,非常人能比。
其实面对习总书记执政后的经济下滑,国人有些非议。我觉得用我之前遇到的一位老兵的话形容当下的局面最为恰当不过——刮骨疗伤,必然痛到骨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几乎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会与“贪污受贿”紧密联系,在当下高压态势的前提下,人人秉承着“少做少错,不求有功,但求以前的老底不被揭发”的原则,私利得不到满足,又害怕以前的事情东窗事发,自然进入无作为的状态。
当一批年轻的纯正的“无所畏”的新鲜血液,逐渐老练,布满整个国家机器时,必然爆发出经济的二次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历史必会出现四位伟大的领袖。
第一位:毛泽东——完成革命,带领人们当家做主。
第二位:邓小平——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解决其他问题做好经济基础。
第三位:习近平——保经济发展同时,解决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种乱象,以及经济高速发展与文化缓慢发展不匹配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第四位: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第二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