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宝宝都是喜欢哭呢,就是不管怎样都要哭一哭的!”
每次想到小萌主她爸在小萌主几个月大时,抓耳挠腮说的话,我就觉得很搞笑。
宝宝怎么会无缘无故哭呢?她再小也是小小人耶,哭闹当然是有原因的。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宝宝的哭与哭并不完全相同。当然,每个宝宝性格不一样,哭的表现也不一样。
比如,我家小萌主性子急,脾气犟。
当她哭得声声直冲天花板时,竭尽全力,那么基本上是饿了,饿疯了,只要给她奉上奶瓶,就等她大口大口吃奶,吃饱了笑笑就完了。
当她哭得脸红脖子粗,有时还摇头或挣扎时,那是她热了,不舒服。把包被松散点或者抱着走走有点儿风,都不哭了。
有时哭成这样还有种情况就是拉粑粑了。我是给小萌主一直用的尿不湿,换得比较勤,尿了的话,即便我没有立即发现,她也不会觉得太难受。有时拉了,可能影响活动了,就要叫几声的。换尿不湿,擦屁屁,人家都是很配合抬腿,抬屁屁的。
当她哭得小猫一样声音微弱,可怜兮兮时,就是嫌冷了。要给她衣服包被包暖和点。现在小萌主都上幼儿园了,有时夜里睡着了有点可怜兮兮的哭声,我赶紧给她把被子盖好,抱紧她,就不哭了。还有个好玩的现象就是,如果旁边冷,我把睡着的小萌主推边上去,根本就推不动,她整个人像八爪鱼一样贴着原来的位置,如果给她裹紧了被子再往旁边推,一下子很轻松推到旁边。
当她哭的声音平和,有一声没两声的哭时,就是觉得无聊了。哭哭看有没有人去陪聊,谁走到她面前看看,逗逗,她赏你一个没牙的笑脸。
后来,大一点,晚上闹觉也会哭一哭。抱着边走边跟她聊天哄哄,半小时左右就睡着了,再把她放到床上。我记得有一次晚上,喝了一瓶奶后,怎么哄都在哭,不睡。而且,趴在我身上好点,然后换个姿势什么的又要哭,哭得有点可怜。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总算睡着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摸到了她的内衣,发现她的脖子后面衣服是湿的。突然想起来,奶瓶盖开始没盖好,刚喝就泼出来了,给她把外面的睡袋换了,我完全没有意识到她身上有衣服湿了。可怜的,大冬天,虽然有空调,这么湿哒哒凉丝丝地睡了,难怪要趴在我肩膀上,离背后的衣服选点。此时,好不容易睡着,再换衣服又怕哭闹着凉,只好用了一张又一张餐巾纸吸湿,然后再在衣服里塞上厚厚的餐巾纸隔离,谢天谢地,第二天醒来没生病。后来,宝宝衣服有点湿,一时没法换时,我都用餐巾纸在衣服里隔离,效果挺好。
当然,还有疼痛时,打针啊,撞了啊之类,哭得响亮,一声接一声的,抱抱惯惯也就不哭了。
小萌主生病时哭,最是没有办法。哭是因为不舒服,此时只有病痛减轻一点才会不哭。哭得气息微弱,是最让人害怕的,说明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我在孕期时,看到国外育儿流行哭了不抱的方法。这样方法带出来的孩子习惯好,一个人能带孩子。不像国内,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还忙不过来。但是,又有专家追踪报道,这样的孩子,可能将来情感相对冷漠一点,心理问题较多。
后来,在月子里我偶然读到了儿科专家郑玉巧的《育儿经》,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郑医生分析了宝宝哭的几种常见情况,建议要解决宝宝的具体需求,不能用抱来解决所有问题。需要抱宝宝时,那一定要抱紧宝宝给她以安全感。
我留意了一些家庭,发现照顾宝宝几乎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哭就抱的,抱着还得晃,睡觉也得抱着睡,大多数家庭是这样的;另一种是,宝宝哭也好,不哭也好,没得抱的,或者家长忙碌,或者家长嫌烦。很少有家庭真正去关注宝宝的心理需求,宝宝到底是想要吃,想要睡,还是想要玩。
不过,婴幼儿时期需要的是安全感,多抱抱能解决宝宝冷和无聊的问题,多抱的家庭也不会让孩子挨饿,也会尽早发现孩子衣服出汗湿了嫌热,也更敏锐意识到宝宝是否生病了。
所以,如果家里照顾宝宝的人多,如果确实读不懂宝宝,那就辛苦点多抱抱吧!人多分摊下来也不会太累。
可是,如果没有人带宝宝的话,还是尽量读懂宝宝吧。宝宝的哭声,就是不同情感的表达。忽略了宝宝的哭声,可能会忽略了宝宝的情感性格的成长。
愿,每个宝宝都能被理解与爱所环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