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103(0210)
今天继续学习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样态。
(二)群文主题教学
群文主题教学主要指两种类型;一是主题教学中,群文教学可以用教材原有的主题单元体系为起点,发掘单元主题,或重组新单元,将整个单元的多篇课文共同讲解,即单元整体推进的群文教学;二是超越教材原有的体系,在统一的主题下,强调以课内样文为主,即选取一篇值得举一且能反三的文本。然后增加课外阅读,以一篇带动多篇文本阅读,甚至带动除文本阅读以外语文实践活动等,即一篇带多篇的群文教学。
群文主题教学,力图整体设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纵向相互衔接,使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有序提升;横向上,听说读写和综合学习贯通,过程与方法随机点拨,纵横交错、互为一体。即依据教材设定的或重组的单元的听、说、读、写的学习内容统整,形成有机整体,并用阅读为抓手,让识字写作等课堂练习设计分类也分层。选取文本既包括连续性文本,又包括非连续性文本,多样文本形成训练维度及梯度。群文主题教学在侧重语言与思维的基础上指向高位的精神价值主题。
1.单元整体推进的群文教学
笔者带领团队以北师大版教材为蓝本,以其他版本为补充,进行主题单元的整合教学。首先研究课程标准,找到整合教学的依据。再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目标对所教教材进行了归类,对教材各单元原有设置进行了梳理。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尊重教材原有主题单元体系,但也有超越。从单元主题入手,将整个单元的多篇课文共同讲解。对每个主题单元,笔者带领团队尝试创造多种不同类型的课型,一般分为单元导读课、单元阅读课、单元识写课、单元习作课、单元拓展课单元实践课、单元整理课,为每个单元的学习提供菜单式的选择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教师在教学每个单元时,依据教学内容和每个学生的实际需要从中选择。
学生对整体知识的认知呈螺旋上升,在不断地深化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它不是僵化的,课型之间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单元特点进行选择,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比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初读文章,整体感悟主题,打包学习生字新词,对应课型为单元导读课和单元识写课。
第二步,一篇带多篇,选择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在比较阅读中体验主题,以此带动单元中的其他篇目的学习,对应课型为单元阅读课。群文阅读要根据课文特点实行整体推进式学习。
第三步,拓展阅读,补充同主题不同版本教材的课文,推荐与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丰富对主题的理解,对应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第四步,围绕主题进行诗词歌赋积累、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对应课型为单元实践课和单元整理课。
第五步,围绕主题进行习作练习,在实践中深悟、践行主题,对应课型为单元习作课。
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步骤还可依据教学的需要加以调整。每个单元,还可根据需要,对七种课型加以选择,形成灵活多变的单元样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