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作者: 苗栋栋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09:29 被阅读5次

    你为什么会产生偏见

    我们先从一个例子说起,李雷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有一天突然感觉到自己已经毕业好多年,但是能力还是没有感觉到有很大的见长,然后开始闷闷不乐,久而久之,他的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这个事情上面,更加的想不开,开始对身边的人莫名的发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度差点把自己的生活给毁掉。

    李雷认为自己毕业好多年,应该有长进,结果却没有长进。更重要的是,李雷刚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并希望突然有所提高。这是不现实的。

    有句话这样讲:

    控制你能控制的,接受你无法控制的。

    还如果出现不能控制的事情,这个事情不能控制的时间也是有期限的。不能控制的时间,往往指的是当下时间,并不是未来的所有时间。

    当下时间你无法改变,因为当下是过去的结果,要改变当下,只能在过去的时间里,这显然不可能。

    所以你能改变的只有未来。你现在改变的结果,就是你的未来。

    要想在将来控制你现在不能控制的,你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未来的当下,你也许就可以控制它了。

    就算某一刻,你被打败了,那也是那一刻的事情。你需要有时空感。如果你持续关注某一时刻,那你就被定格在哪一刻。常说的,走出阴霾,让过去的事情过去,说的就是时空感。让自己流动起来,流动即是活力。

    也许时间在流动,而你却把自己留在了某一时刻。

    那一刻,就是你自己为自己构建的世界。每个人都不免活在自己的是世界里,或重或轻。

    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你在努力的接近事实,但也只能接近。只能接近有一个本质的原因,意识你可以知道,但潜意识你很难察觉,而你的世界是意识+潜意识构建出来的。

    所以,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有一个更多元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这样才不会过于偏见,才不会慢慢由偏见变傻。李雷就是一个变傻的例子,他固执的一个观念,除了想要立即改变外,还有一个那就是“时间长,就应该能力长”。

    菲茨杰拉德有句名言:“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今天我们从李雷的案例中,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句话 —— 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里一直都没有相反的想法,那就会极端地行事。

    这就是偏见。

    就像前面说到的,你永远认为自己走不阴霾,就会永远活在那一刻。你就像那个被栓在木桩上的小象一样,就算长大了还是用原来的思维,而这一切你并不知道,以至于永远走不出那里。

    其实你还是有方法可以走出来的,你需要审视自己的思维,你需要和自己对话,和他人对话,去找到那禁锢你的思维牢笼,打破它。

    能听到和自己想法不同的声音,这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情!

    所以千万别让自己只听到一种声音,这是及其危险的,尤其是你把你的信息来源都屏蔽成你想要的一种样子,比如微博,朋友圈,你虽然很爽,但是你却失去了真实的世界。 不禁想到那些你喜欢什么就只给你推什么的APP,这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偏见者,最后自己变傻了还不知道。

    除了自己让自己听到一种声音的做法,还有就是别人只让你听到一种声音。这种也是及其的危险,而这种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位高权重之人。

    权力加上不合适的反馈制度,你会只会听到,下面人让你听到看到的东西。久而久之,你会产生偏见,认为你是顺大势而为,而实际上你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比如袁世凯,不了解实情,你会认为他是个傻子,竟然想要复辟帝制,实际上是周围的人告诉他,人们都希望恢复帝制。 让他变傻的,是他的下属,更进一步的说,是他自己让他变傻的,因为他只想听到他想听的话,别人就讲给他听。

    一句忠告:
    不要屏蔽这真实的世界。不然,你不仅会产生偏见,而且真的会变傻~

    每个人都是这世界的一部分

    从倾听说起。

    倾听的要诀你肯定知道,就是好好听对方在说什么。

    其实也就是在说:

    你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所以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就会有很多的问题。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的心里,而在别人心里,所以他才会提问。

    但是现实生活中,尽管你知道要听对方说,但实际情况是你只把对方的话,裁剪成自己认为的方式来听,从而听不到对方的真实意图。

    这是在倾听中的常态。也是我们思维的局限。

    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一种适应方式,叫同化。简单说,就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修改,以符合我们头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
    另一种适应方式,叫顺应。我们不改变这些新事物,而改变我们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这些新事物。

    同化和顺应,一个是其他的同化在自己的模式里,一个是把自己同化在世界的模式里。 自己的局限,是一个必然,因为你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你能包含了全部,那么你就是整个世界。

    如果你以前做的更多的是同化,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别人,也就是说,你的倾听技巧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你需要放弃这样的模式——把他人的东西给裁剪成自己能理解的部分,而不是去看待他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你需要去看别人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在和自己的想法去对比,慢慢的就会有所提高。

    慢慢也就理解了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当你可以理解更多的人了,就可以掌控一个更大的组织。

    在企业中有一个这个方法的应用,叫做轮岗。

    轮岗,可以让人有多维度的思考的基础信息。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有大局观,而是根本没有形成大局观的条件。

    你想要掌控一个更大的组织,就需要有他各部分的信息,不然你就没法掌控,就算你有名头,那也只不过是个名头。

    管理到最后也是让下属或下属部门去工作的一门艺术。如果连信息都没有,更别说让他们去工作了。

    你能了解多大的信息,你就能控制多大的组织。

    一种观念,一种生命

    在每一个组织里,都是由人构成的,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还有共同的想法。 宗教、国家、经济体制也都是一种观念的表现。而它们之间的替换,也只不过是人的观念的变化。

    观念变了,世界才变。就像大家熟知的资本主义一样,它不仅仅是一套政治和经济制度,更是人们的一种观念。

    这个世界只是人们想象的共同体,当人们不再相信了,共同体也就没有了。所以共识是那么的重要,只要还有人信,某个思想或者意识形态就不会死。

    这个世界,是相似的,构成都是由小到大,小的生命构成一个大的生命。

    而大的生命或意识,也不过是小生命的群体特征。就像《失控》里说的一样,自下而上的结构。

    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生命,他有自己的决策方法,大生命只会关心自己的发展,而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刚好在他发展的路上,会发展的很好,如果不是,那么就是远离社会的主流,甚至是被当做异物给丢弃。

    而所谓的时代和大势,也只不过是这个大生命的在发展中的决策结果而已。 这是很容易想到物理上的分形,写作上的类比,有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感觉。

    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精通,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精益求精,做到做好,找到本质,触类旁通。

    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分形结构,通俗来说,就像一个类比。

    所以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可以举一反三,可以一通百通。

    在投资上有这样规律:第一,普通人投资给自己,聪明人投资给时间,而真正的高手投资给时代;第二,普通人学习原则,聪明人学习心法,而真正的高手只关注事物的动态演化。

    决定你投资成败的是时代,以及动态的视野和格局。

    所以要承认自己的局限,并继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让思维具有弹性,才能顺应大势。

    也就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过程。

    小结

    • 不要屏蔽这真实的世界。不然,你不仅会产生偏见,而且真的会变傻~
    • 同化和顺应,一个是其他的同化在自己的模式里,一个是把自己同化在世界的模式里。
    • 要承认自己的局限,并继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让思维具有弹性,才能顺应大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v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