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下午闲来无事,突然想起离家不远的嬉子湖风景区建成多年还没去逛过一次,在手机导航上一搜,不过二十多公里,就萌生了去看看的想法。
从县道往塘桥方向拐弯后道路就变窄了,普通的双向车道,弯弯曲曲。午后的路面上也没什么车辆,行走也还比较顺畅。直至看见公路两边矗立的两块奇型巨石,右边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嬉子湖生态旅游区”几个红色大字。疑似景区的头道大门,里面应该就属于景区的地界了。
往前走公路在改道拓宽,新修的道路避开了村庄,路面正处于施工阶段,春节期间停工了。
导航的显示离目的地还有不到一公里,路边已经顺序靠边停满了车辆,怕前边没有停车的地儿,不敢再往前开了,就停在了路边车辆的后边。
步行走到了前边村子里一个开阔地带,我正在细看路边一个广告牌上的指路标。忽然听到路边的饭店里有人在招呼我,转头一看,是老家的一个熟人一家子正坐在饭店里吃饭呢。他们是上午过来的,转悠半天肚子也饿了,想着回去还得做饭挺麻烦的,今天又是大年初一,不如索性就在外面奢侈一顿算了。
他们告诉我,饭店对面就是景区的大门,只不过过年这几天不开放,大门是锁着的,游人可以从大门左边树林的空隙走进去。我顺着他的手势透过玻璃窗一看,果然饭店外边一个很高的门楼上写着“嬉子湖湿地公园”几个大字招牌。
我跟他们道了别就从门旁走了进去,进门右手是一处人工建造的水上娱乐景观。一面是巨石做成的假山,围护着一尊弥勒佛的坐像,水上有悬空的活动浮桥贯通两岸,周围不少游人在此驻足停留,观看那些敢于涉险的游客如何的玩儿惊险刺激。
往前走一点一堵青砖墙体后面是一个广场,顺着台阶上去,看见一个很高的人体雕塑,底座上刻着“方以智”几个字,原来这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的塑像。先生手捧书卷,面向湖边,眼睛却看向东方,似乎在专注的思索着什么。
塑像后面是一排古朴典雅的矮墙,墙面的大理石上刻着方以智造像记略,文字部分如下:
方以智(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浮山愚者等,兼有别号多种,安庆府桐城县凤仪乡(今桐城市区)人,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终于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广场的面积不小,平时是不是作为停车场使用就不知道了。
站在雕像处能望见雾蒙蒙的湖面,到了湖边雾气看起来更大。有个<嬉子夕照>(桐城旅游百佳摄影点)的招牌杵在湖岸边,湖边另有石栏杆围护着,也许平时的拍摄是倚靠着湖中的美色作为依托,大雾笼罩下,也没见任何人在此拍照,也许是来的不巧吧。
努力睁大眼睛,目力所及依稀能看见不少的水鸟,在水中游动着突然飞起来一小会儿又降落下去。神态是那么安详,雾气对于它们来说也许更少了一些惊扰。平日的湖中自然会有游船往返,挂机船的噪音免不了会带来一些骚扰。
湖岸边专门设有游船码头,因为是暂停营业状态,码头的进出口栏杆是上锁的,游船都安静的泊在船坞里,也是难得几天的清闲。
据说湖中有个嬉子墩,无论湖水涨跌始终不能被淹没,岛上树木葱笼、鹭鹤成群,远看似出水芙蓉,近观若睡猫卧于湖中,被誉为仙岛。可惜仙雾缥缈中,仙岛不是凡人所能见到的。
回程的麻烦就多了,从公园里出来就发现了不妙,因为往回走的车辆就停滞在大门口附近无法移动。等我们走到我们停车的位置,才发现,本来的双向两排车道,硬是被挤成了三排道。因为还有车想往景区里走,先到的游客却已经游完想回家了,而路边却早已停满了一排车辆,并且好多是无序停放,有在道路左边停车的,有在道路右边停车的,实际情况是此时只能从景区里出来,而已经不能进入了。
我们想回去,就必须等里面的车全部过完才能掉头回来,在路边足足等待了有两个小时,景区里边的车才算过完。掉头回去的路上,看见沿途在路边排队的车辆足有两三公里长,有两个穿反光背心的在路边疏解,得以缓缓通过堵车路程。
到队尾才发现两名交警过来了,拿着摄像机在拍摄车牌,这下路边停车的杯具了,本来是想乘着大年初一闲着无事来逛逛旅游区,好嘛,堵车不说,连带还被交警拍照了。
这才想起景区内的广场有可能平时就是作为停车场使用的,不过像今天这么多的车辆就算有十个停车场也是装不下的。
附近村里的居民出行也造成了不便,有的是从外边拜年回村的,有的是从家里出来的,来去不得,摩托车也被堵在路上了。有本地居民埋怨,不就是一湖水嘛,有什么好看的,真是吃饱了撑的,在家舒舒服服呆着多好,跑大老远跑这儿来凑热闹。
湖边的大雾弥漫,脑子里也是一头雾水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