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之误入

作者: 北峰未扬 | 来源:发表于2019-10-11 12:18 被阅读0次
“移风易俗”之误入

山西临汾某村的一纸公告(截图所示)引发了网络热议,本人看了也不由切齿一笑,真为这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精神文明号召而“深入体会”,细致入微地会挖事会搞事,永远战斗在第一线的地方官员而感动。

这些地方官员的思维如我等普通百姓是很难理解和认同的。而其实移风易俗并不是要你去伤风败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从未禁止的风俗习惯,难道到如今就都是恶习陋习了,那么我们这一代真是太崇高了,崇高得要让祖宗来仰视了。历史进步不是解脱而行,文明就是一种背负,就是一种包容。若如此公告所言,难道今后如“庆贺哀悼”之类词语,都要成为文言文,附加注释?

如今国家正努力提倡社会精神文明和谐和民族凝聚力,并不是要如某些地方官一样如此暴力一刀切地去禁止所有风俗活动,这恰恰是反其道而行,凝聚不是禁锢,禁言禁行禁俗从来就是一种冷暴力。

难道结婚默默地扯个结婚证就行了?难道生个娃亲朋戚友不可以到贺,长辈可以高兴却不能给小孩红包?人生不易七十古来稀,六十之时易感慨,想招聚亲朋戚友左邻右舍吃一顿饭表示也许最后的感恩也不行?国家可以祭祀炎黄孔孟,民间祭祖就不行?国家可以国庆,民间不可喜宴?这些所谓的移风易俗之行为,才是真正的行伤风败俗之实际,视民族传统风俗如毒瘤,就是一种文化文明背叛,因为所谓“文明古国”,不单单是四大发明就可以,这些“风俗”也是因素之N,文明不是要搞得“楼高人情远,道宽少相逢,六十酒杯闷,悲喜唢呐藏。”安静不是文明,安静可能会闷闷不乐!

其实国家有很多民间风俗传统都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在世界各国,各种庆典活动,祭祀活动,宴会活动都是有的。所谓移风易俗只是纠正不让走偏,像国家禁止官员借大办酒宴敛财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像某些地方规定酒宴的规模和人情、彩礼的尺度是可行的,但我们的某位十品芝麻官却不准死者家属披麻戴孝,不知是他哪根神经接错了,可能更进一步他会规定“悲禁流泪,喜止开颜,人生苦短,麻木前行!”了。

我倒以为,这些奇葩禁止的都是良风美俗,情本伤离,难得聚聚,生死有命,悲喜难抑,陪亲伴友,社会和谐,不可禁止。反而是儿时记忆中的某些风俗失之可惜,如庙戏社火,龙灯花鼓,赞土地,迎送灶神,烧宝塔等等,这虽是迷信,但也是历史更是纯朴的民俗风情。

网络时代,聚会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各种微信群一呼百应,同学会,战友会,工友会等等增进了各阶层友谊,但多了各种浪费,是不是新陋习呢?广场舞锻炼了大爷大妈的身体,但也喧哗了各社区的暮色,这该不该禁止?

什么事不是都一禁百了,安心睡觉,而是要用心引导,给个方向,给个度,关乎人心人性,祖习宗俗的事,更要虔心诚待,认真理会,谨慎评判。

愿每个官员,不管职务大小,处事多用脑,不任性随性,多办国家富强,百姓富乐的事,则和谐自然。

相关文章

  • “移风易俗”之误入

    山西临汾某村的一纸公告(截图所示)引发了网络热议,本人看了也不由切齿一笑,真为这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精神文明号召...

  • 故事之——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出自《荀子·乐论》,原文:“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者,圣人...

  • 一日一书

    只因觅食归来晚, 误入羲之洗墨池。

  • 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 今天,宗宅老家有一个本家堂叔过世去义乌殡仪馆参加了一回葬礼。他是大年初二去世的,之所以今天才火化,是因...

  • 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提倡的美德,由于当今社会的环境,出现了很多一部分富翁土豪,为了显摆自己,有事大操大办挥霍...

  • 移风易俗

    从结绳记事前,人类对文字、书写就有了迫切需求。 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

  • 移风易俗

    2021.08.21 day233 今晚去我妈那儿过节,往常吃过饭,满街都是烧包的人。 满城烟雾缭绕,小区里也是到...

  • 移风易俗

    去年底,舅舅过世回了一趟妈的老家。30多年一共去过三次,有印象的只有两次。 我出生在哪儿,满月就离开了,再回去时已...

  • 06 从《八佾篇》看孔子对礼崩乐坏之真情表露

    上一章 《论语注疏》中在本篇的篇首说:“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

  • 论语中级读本(八佾篇)(1)

    八佾第三 正义曰:前篇论为政,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移风易俗”之误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et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