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神秘的"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力,抵抗熵增的法宝(转)

神秘的"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力,抵抗熵增的法宝(转)

作者: 毛毛宋 | 来源:发表于2024-04-30 06:24 被阅读0次

什么是“心流”?

心流(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指一种人们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心流的英文是 Flow,在中文世界中也翻译为福乐、沉醉感、沉浸感、流畅感等等。心流是指人们在当下的一种情绪体验,此时此刻,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完全投入其中。

心流是你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情绪体验,回忆或想象等不能产生这种体验。

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在此状态时,不愿被打扰,也称抗拒中断。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心流在何时诞生?

心流在挑战适中、个人技能水平适中的区域诞生。这就是心流理论最著名的心流八通道模型。如下图所示:

心流处在技能适中、挑战适中的理想区域。当你心中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你的技能可以初步胜任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开始投入心力,你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你做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你会体验到人类最美妙的感觉——心流。反之,在低挑战、低技能区域是焦虑、冷漠、厌倦……

体验“心流”时的几大特征。

研究发现,心流体验的产生具有跨阶层性、跨性别性、跨年龄性、跨活动性和一定的跨文化性。

当人们体验到心流时,他们完全被所做的事深深吸引,自身的兴趣完全融入其中,专注在自身注意的事情上,并且丧失其他不相关的知觉,就好像被活动吸引进去一般。因为过于关注、浑然忘我而无暇去思索其他问题,自我意识消失,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或特别慢。

具体来说,处于心流状态中的人几乎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完全沉浸

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你正在做的事情上,周围的事物变化你都会忽略掉。

2.感到喜悦

与平时的喜悦不同,是一种极致的情感变化。

3.目标清晰

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完成的更好。

4.力所能及

自己当前的能力能够匹配你正在进行的任务,不会浪费你的能力也不会让你做不到。

5.宁静安详

内心静如止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扰到你,甚至丧失自我觉察,与做的事情融为一体。

6.时间飞逝

在体验心流的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7.内在动力

内在的动力一直驱动你做这些事情,来自内心的驱动,不会受到外部的影响,能够保持初心。

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根据研究显示,人们在做自己喜欢或者有兴趣的事情时,会更容易地进入“心流”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这样能够更容易的去体验“心流”。

首先,针对将要做的事情要制定一个阶段性的计划,并且每一步计划都要有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

拥有明确的计划步骤,能够让我们内心的慌乱减少,内心的目的更加清晰明了,让我们认为自己能够更容易地达到最终的目的。

制定具体的目标,能够让我们清除心中的杂念,更加集中注意力,将全身心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确信自己能够完成目标。

其次,你的阶段性目标完成后,要对自身进行反馈。

我们在反馈时,需要理清思路,回忆自己在完成目标之前的状态,思考自己在某些地方做得是否到位,检查自己的计划之中是否存在漏洞。

及时的反馈可以让我们减少犯错的次数,以免让我们感到受挫而丧失内部的动力,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及时的改进错误。

最后,选择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挑战任务。

在生活中,我们选择的任务如果难度超过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就会感到很沮丧,反之,我们就会增强内部的信心,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你体验过“心流”吗?

如何提升心流体验

有的工作与活动更容易促进心流体验产生。比如,技能的复杂性和灵活性高的工作(艺术家、管理者和工程师)比技能相对简单的工作(装配工)更能获得和维持心流体验。

如果想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产生心理体验,你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调整:

创意的空间排列(Creativespatial arrangements);

场地设计(Playground design);

并行而有组织的工作(Parallel,organized working);

锁定组织目标(Target group focus);

改善某项工作现有工作:原型化(Advancement of existing one:prototyping);

以可视化增进效能(Efficiency increase by visualization);

参与者的差别是随机的(Difference of the participants is a chance)。

读懂心流,要先弄懂“熵”这个热力学概念

首先,我发现,“精神熵”其实是个绝妙的比喻。契克森米哈赖没有具体解释这个比喻,可能让部分对热力学不熟悉的读者有点困惑。

简单地讲,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

比如在冰里面,水分子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附近振动,系统比较稳定,熵值就比较低。变成液态水后,分子开始流动,熵值变大。成为水蒸汽后,分子四处乱窜,熵值就更大了。反过来,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人的大脑里的念头就跟分子一样,时刻万马奔腾。如果没有节制、训练,你的心就可能经常处在混乱状态,虽然你意识到的也许只有少数几个念头,但在潜意识里,却有多得多的念头在相互冲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在抢夺你大脑的控制权,在试图引导、影响你往南辕北辙的方向走。

这个时候,你的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但如果你进入了心流状态,那就不一样了。

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使,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的,就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队,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这时候,你的感觉就跟“心流(flow)”这个词的英文原意一样:

心里的念头就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但是又井然有序,势不可挡但是又能从你心所欲,喷涌而出但是又不会四处洒落,而是汇聚成一条水龙,冲荡开一切泥石沙砾,创造、奋斗、整合,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这个过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正如契克森米哈赖所总结,这就是最佳体验。

对熵的另一个定义,是指一个系统内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数。换句话说,熵值越高,能做的功就越少。因为在做功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耗散掉,这就导致了系统的秩序变少,也就是熵值升高。

这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都会自发地朝熵值最大的方向演化。

也就是说,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直到我们所知的最大孤立系统——宇宙,到处都达到了熵值最大的状态,于是一切活动就都停止了,那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预言的宇宙终点——热寂。

心流帮助大脑远离混乱,持久且高效输出

好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除了宇宙之外,没有什么系统是真正的孤立的。所以,熵减少的过程处处皆是,这也就是契克森米哈赖在书里 (又是不加解释就) 引用的“负熵”。最典型、最壮丽也最奇妙的负熵过程就是这个宇宙的最大奇迹——生命。

文化,也可以看成是更高形式的生命(基因—文化共同演化理论已被广为接受)。人类开山采矿,烧土为砖,伐木为林,造出高楼大厦、高速公路,乃至用风力、水力、火力发电,发明互联网、人工智能,都是用浪费大量能量的代价,形成了一个更精巧的结构,从而降低了自己系统的熵。

从这个角度来说,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

当心熵比较高的时候,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脑的做功能力很低,很多心理能量都浪费在内耗上了。但一旦进入了心流状态,心理能量就围绕着同一个主题组织起来,向同一个方向高效率地输出。

这也就是契克森米哈赖反复强调的,人在心流状态下的表现最好。而且,如果一个人经常经历心流,他的心理就会被训练得越来越有秩序,以后进入心流就越来越容易,即使平时不在心流状态下,也不像一般人那样心猿意马。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冥想。佛家经常用冥想来降伏内心那瀑布一样奔腾如雷的念头。经过长期练习之后,哪怕不在冥想之中时,你的心灵也会比常人更平静,遇到意外变故时能更快地集中注意力。换句话说,你的心熵整体降低了。

当你心里的熵值降到最低,一切纷扰念头都销声匿迹,只剩下你和当前的事物,那种心灵如同冰晶般通透、念头如同雪水般畅流的感觉,就是你心理能达到的最佳体验,也是你大脑里的奇迹。

荐书:

1:《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心流理论,那么,推荐契克森米哈赖教授的系列著作。最重要的一本是《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2:《发现心流》

再接着是 1998 年,教授出版的 Finding Flow: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中文版翻译为《发现心流》。这本书主要是补充《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围绕工作、休闲、人际展开讨论心流。

《心流》想要获得幸福,让生活更有意义,找到自己的心流是关键(《心流》、《发现心流》电子书)

相关文章

  • 日更灵感:写作的心流

    昨天想写一篇超过2000字的听书笔记,可是在写完《心流》前半截对“熵增”的理解感悟后,对反“熵增”即“心流”部分要...

  • 抵抗熵增

    不打扫的屋子会变乱,人不成长就会越来越懒,越来越内卷化。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现在有些抵触德育活动,不爱思考怎么把活...

  • 熵增的大脑

    熵增无处不在 休息天带儿子体验围棋课,等待的空隙忙里偷闲看会电子书,,一教室里有五六个都是妈妈,大部分都是在看手机...

  • 《向上生长》之《为什么要学习及如何学习》

    1.我们必须不断的输入能量,除了物质,还有信息(负熵流),才能抵抗熵增。 2.人的大脑是“关系型数据库”,也就是说...

  • 读《心流》:心流人生——一曲冰与火之歌

    从熵的角度来说,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当心熵比较高的时候,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大脑的做功能力很低,很多心理能量都浪费...

  • 2018-10-10 熵增

    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从某种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

  • 熵增

    作者 边写边看 熵增定律有方向 方向就是熵增的方向 就是无序 宇宙如是封闭系统 发展的方向只能是熵增 如要熵减 ...

  • 【自律】通过熵减抵抗熵增

    先抛出概念,什么是熵增? 定义: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即熵)会不断增大。 什么是孤立系统...

  • 抵抗熵增——生命活力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在这里,个人主要理解它的社会学意义。 熵是无序混乱的程度,熵增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自然...

  • 系统设计之降低复杂性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薛定谔 一、熵增定律 1、熵增定律 熵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用于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秘的"心流"就是大脑的生命力,抵抗熵增的法宝(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exfjtx.html